优文百科网留学资讯范文高考学习论文
首页 > 高考 >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及专业介绍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及专业介绍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体育理论系”,是北京体育大学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2002年改为现名。现拥有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和体育统计与测量五个学科方向。

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运动人体科学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是当时我国体育科学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在我国运动人体科学领域,学院最早开设了本科专业,最早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最早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培养了国内第一个运动人体科学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学院始终坚持“育人为本、以德为先、学科为基、教研相长”的办院理念,实现人才培养的高端化、贯通化、国际化和协同化。


师资力量雄厚 科研成果突出

学院底蕴深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优异,科技成果突出。学院现有45名教职工,拥有19名教授,13名副教授。有16名博士生导师(兼硕士生导师),11位硕士生导师,2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5位北京市教学名师,3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位国家体育总局“双百人才”,90%以上的专任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学院紧密依托生命科学母学科的发展,紧密结合国际前沿的先进理念和成果,积极面向竞技体育和健康中国建设的主战场,加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涌现了一批在国内运动生理、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营养、运动生物力学、体质健康研究等领域的知名学者,培养的本科学生考研率和到国外知名高校深造的比例位居学校前列。毕业生活跃在我国体育科学各个领域的最前沿,成为我国体育科学研究与应用的中坚力量之一。

学院教师研究领域广泛,涉及运动人体科学的多个方向,如:骨骼肌的运动原理、形态机能、力量训练及损伤机制、运动与心脑血管功能调控、运动的神经-内分泌机制、技术动作结构的诊断与优化、运动训练监控、运动营养与高原训练、运动员科学选材、兴奋剂的检测;运动技术、运动损伤与运动装备的生物力学

体质与健康评价、健康促进、运动风险评估与健身指导;体育仪器设备、应用软件的研发等方面;

学院教师为多支运动项目国家队提供科技攻关与科研服务,主持和参与新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全民健身标准与指南的制定,承担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科研课题,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非常注重学生的国际化培养,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新西兰等国外多所知名院校保持密切的院际交流与合作,每年都选送优秀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赴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士等国家半年至一年学习交流。2018年学院国际化培养获得新的突破,将在秋季学期选拔优秀学生赴英国等国家进行“1+2+1”本科双学位、“3+2”本硕连读双学位、“1+1+1”硕士双学位等多种模式、全方位、全覆盖的国际合作培养。

 实践培养计划与就业方向

学院主要培养能在各级体育科学研究、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健康教育与管理等机构从事人体机能监控、运动健身指导、运动营养指导、体育教学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良好的升学情况

学院培养本科生的毕业去向,很大比例是升学和出国深造,包括保送和考取国内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等国内知名的“985”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研究生,国外院校主要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日本筑波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

学院专业介


Sport Science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四年制,教育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体育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和教育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在各级体育科学研究、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健康教育与管理等机构从事人体机能监控、运动健身指导、运动营养指导、体育教学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培养规格:主要学习体育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和教育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接受运动人体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训练,掌握人体机能监控、运动健身指导、运动营养指导、体育教学及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质测量与评价、体育保健学、运动与锻炼心理学等。

就业方向:在各级体育科学研究、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健康教育与管理等机构从事人体机能监控、运动健身指导、运动营养指导、体育教学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展开剩余30%内容 »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及专业介绍的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