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文百科网留学资讯范文高考学习论文
首页 > 高考 > 北京体育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院及专业介绍

北京体育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院及专业介绍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院前身是武术系,创建于1958年8月,2002年12月更名为武术学院,现更名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院。学院下设四个教研室:武术套路教研室、武术散打教研室、体育养生教研室、民族民间体育教研室。四个中心:武术培训中心、导引养生功中心、武术文化研究中心、武术竞赛训练研究中心。两个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科学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龙狮培训基地。学院现有在职教师36名,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13名,博士生导师5名,国际级裁判8名。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学科专业创始人“武林泰斗”张文广先生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的武术表演,以中华武术所特有的魅力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为武术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1953年夏,党中央决定创建中央体育学院,张文广先生来到先农坛体育场中央体育学院筹备处,开始了武术教学、训练、科研以及武术教研室的行政管理工作。六十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始终坚持发掘传统武术宝藏,弘扬其优秀文化内涵,不断继承创新,优化学科结构,完善课程设置,规范教材建设,逐步建立起符合现代社会需求、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体系。

完善的教育体系

学院积极拓展专业方向,完善课程体系,先后开设了全面反映武术格斗徒手以及器械搏击的“武术格斗”课程,面向大众的“自卫防身术课程”,以及反映武术器械搏击的“短兵”课程,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对抗项目课程体系。学院对舞龙舞狮、弹弓术、太极柔力球、毽球等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进行挖掘和整理,科学有序地进行开发与建设,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民族民间体育课程体系。

融会贯通的教学模式

学院把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尤其重视学生武术表演展示能力的培养,把武术技艺与音乐、舞美、情境完美融合,在文化与艺术层面展示中华武术独特的美感和中国符号的魅力。学院学生多次跟随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为到访的外国领导人进行表演,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在新的历史时期,学院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结合学校“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的发展要求和专业特点,秉承“传承弘扬、创新分享”的发展理念,向着“国际化、竞技化、现代化、大众化、科学化”的方向砥砺前行!

国际化的教学理念

新时期,学院坚持完善“太极体系”,制订太极拳国际化发展战略,成立“太极拳实验班”,培养具备太极拳及其相关传统文化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与技能,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肩负太极国际化推广重任,能在国内外从事太极拳教学、训练、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享誉盛名的教学成就

张广德教授创编的导引养生功,1992年获国家体育科学技术进步奖,1996年被国家确定为首批全民健身计划推广项目,现已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推广和普及。

门惠丰教授参与创编了48式太极拳,陈、杨、吴、武、孙、42式太极拳、42式太极剑、太极拳推手对练等竞赛套路教材,成为太极拳竞技发展的里程碑。

近三年,学院在国内外的武术比赛中,共获得世界冠军11个,亚洲冠军2个,全国冠军135个。在2017年第十四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上,套路、散打获得2枚金牌,在第二十九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散打、套路共获得3枚金牌,在十三届全运会上柔力球、健身气功共获得3枚金牌。

武术名师,人才辈出

学院成立六十年来,涌现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武术界具有影响力的武术教授和专家,如张广德、成传锐、夏柏华、门惠丰、吴彬、张山、阚桂香、徐伟军、朱瑞琪、何瑞虹、竺玉明、杨丽、杨柏龙、刘玉萍、王华锋等,他们以中华武术教育事业为己任,学生桃李满天下。  

武术明星,人才济济

无论是荧幕前的“侠客”,生活中的“君子”――赵文卓,还是荧屏上的铁血硬汉――吴京,他们出众的演技,扎实的武术功底,为大家带来了一部部优秀的影视作品。

电影《红海行动》“佟莉”扮演者蒋璐霞,是学院03级本科、07级硕士研究生。2018年5月14日返校,回忆在北体习武的点点滴滴,表达自己对恩师、母校的真切之情。她说,北体大不仅是她深深怀念的母校,更是她梦想的起点,她对这里饱含深情,始终铭记着这个满载她成长记忆的地方,其真情坦露令现场同学感慨万千。蒋璐霞将自己出道时期的“战袍”――在影片《战无双》中穿的戏服赠送给母校纪念。

 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在课业之余,学院充分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学生的课余生活紧密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体验武术的魅力,将武术的优秀文化传承、发扬。

 毕业生升学情况

多年来,我院毕业生学业成绩突出,陆续多人考入北京体育大学、中国公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继续深造。

学院专业介绍

Major of Martial Art andTraditional Chinese    Sport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四年制,教育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掌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理论,具备武术、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专项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以国际化视野传承创新弘扬共享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能在运动训练、社会体育、体育康复、协会组织等领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培养规格:掌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核心的基本理论,具有专业历史文化思想的基本知识。精通专项实践与理论知识,具有一专多能,具备专项教学训练科研和竞赛组织的基本技能。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科研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发表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成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国际化、竞技化、现代化、大众化、科学化”发展的引领者。

主要课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中国武术史、武术学概论、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理论、中国古代哲学、中医学基础、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专项教学训练实践(太极拳实验班的理论与实践)、专项理论。

就业方向:政府,专业行政部门、协会,院校和武术产业相关机构等。

展开剩余30%内容 »

北京体育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院及专业介绍的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