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文百科网留学资讯范文高考学习
首页 > 学习 > 2021剃光头发微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2021剃光头发微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剃光头发微是一篇杂文,同时也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如同匕首直刺一切黑暗的心脏。在和平建设年代,它能起到赞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针砭时弊的喉舌作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剃光头发微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剃光头发微》教案

知识归纳

剃头,这是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小事。但杂文作者,因小见大,谈出了一番大道理。

读一读,想一想

1、 作者怎样从剃头这件事一步步引到谈掌权的?

2、 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到本文的幽默意味?

课时安排:一课时

1、 导入新课

何满子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何满子,曲名。这是一首描写宫女哀怨感叹的诗。诗歌没有正面批判葬送宫女青春、生命力的皇帝,但从诗人对宫女的这种深刻同情中,人们不是会很自然地厌恶那深锁的宫门和作威作福的皇帝么?

2、作者简介:何满子,曾任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上海杂文学会顾问。

3、积累字词

发髻:在头顶或脑后盘成的各种形状的头发。

不羁:不受束缚。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差池:差错。也作“差迟”。

切肤之痛:切身感受到的痛苦。

牛山濯濯:本形容山上光秃秃的,没有树木。文中指人头顶光秃秃的样子。

悻悻而去:愤怒地离开。

4、 弄清题意

发微,发,探究之意;微,奥妙。剃光头发微,即要探究剃光头一事中所潜在的人的心理,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以及现象后的内在本质。

5、 分析思路

一件细微的剃光头事件引发作者的感慨:要警觉改革开放中“有权就耍”的现象不能任其泛滥。文章起笔从古代一些关于头发惊心动魄的故事写起,联想到与头发关系最密切的理发工人,转录了《人民日报》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即“剃光头”事件。并对其原因进行考证、分析,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权”在作怪。文章结尾指出要对“权”进行监督。

6、 了解特色

本文在立意选材上因小见大,从平凡的生活现象“剃头”落笔,联想的掌权这样重大的社会问题。语言幽默,富于讽刺意味。

7、 语段阅读

“乡下佬”是不是只配剃光头,以及什么模样的人才配剃平头……只能学到一半。

时至今日……为所欲为?

原因简单之至……人亦剃其头。

① 第一段中作者由“剃光头”联想到哪些事情?

提示:联想到古代的髡刑和许多国家的罪犯剃光头。

② 古代的“髡”刑实施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在于政治上或人格上和其他人区别开来。

③“既不是”后呼应的常常是“也不是”,为什么作者不用,却用了个“也肯定不会是”

提示:因为下文是站在“乡下佬”角度的揣想之辞,并不是在陈述事实,所以这么说。

④ 者说理发师不给乡下佬剃平头,“倒是从美观这面着眼的”,有什么意味?

提示:作者带有一种调侃的意味,表达了自己对理发师做法不以为然的态度。

⑤ 中为什么说这里面“大有文章”?作者为什么不把这“文章”揭示出来呢?

提示:这种瞧不起实质上折射了阶级的、城乡的、职业的有着极其深刻的偏见。不写,是因为文章的中心不在此。

⑥ 发师本来就没有大权,作者为什么要说“幸亏他只有这么点儿小权”?

提示:是为了由此及彼,因小及大,为了将矛头指向社会上有权力的人。

⑦“直到像剃光头那样地把他剃下去”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示:用了拈连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上“有权就耍”的人的深恶痛绝和对纠正不正之风的迫切呼声。

《剃光头发微》测试

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睥睨人世()牛山濯濯()诡奇()髡钳()

2、解释下列词语。

切肤之痛:

为所欲为:

不羁之才:

置之勿论:

3、填空。

何满子,1919年生。浙江富阳人。著有、等论著及随笔杂文等30余种,另有三卷本行世。

4、“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石达开的这副对联妙在何处,何先生为什么对此大加赞赏?

答:

5、“‘乡下佬’是不是只配剃光头,以及什么模样的人才配剃平头,这问题是够深奥的,我答不上来。”试分析这句话的讽刺与幽默意味。

答: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9题。

这就是权。虽然仅仅是一把剃刀,但掌握在手里,就有那么一点剃头权,在这点权限里,谁撞在他手里,就要看他的嘴脸,听他的发落。你要剃平头,没门!权在他手里,“乡下佬”只好悻悻而去,乃至悻悻也不敢悻悻。幸亏他只有这么点小权,如果他掌握了用人的权,配房子的权,乃至更大的权,那就不仅“乡下佬”,更多的人在更多的事上也只好“没门”了。

希望少有、乃至没有这种有点权就要耍的人。如果有权就要戏弄,就想顺着自己的意思胡来,那么,至少要在“读者来信”栏里让他亮亮相,直到像剃光头那样的把他剃下去。这才叫做“试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6剃头与耍权之间有哪些相似点?

答:

7、看到“权在他手里,‘乡下佬’只好悻悻而去,乃至悻悻也不敢悻悻。”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答:

8、“幸亏他只有这么点小权,如果他掌握了用人的权,配房子的权,乃至更大的权,那就不仅‘乡下佬’,更多的人在更多的事上也只好‘没门’了。”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

9、最后一段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

答:

拓展创新

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

玩味精神胜利法

何满子

“知足常乐,能忍自安”,是中国祖传的处世格言,也是一副对仗工整的联语,任何环境下都知足,乐于承受;给以什么待遇都能忍,安于能忍,真是修养到家,具备做稳奴隶的德性了。

阿Q的精神胜利法就是以这两句格言作基础,不过Q兄是用譬喻的即虚拟的慰藉法将这两句格言更推进得臻于完善罢了。

挨了赵太爷的耳光或假洋鬼子的哭丧棒,阿Q当然得忍,但仅仅能忍,岂不太妈妈的了?于是虚拟的儿子打老子,进而可慨叹如今世上道德沦丧,父子之伦乖乱,他的被打也就加上了一点卫道的悲壮了。赌摊上分明赢进了白花花的一堆洋钱,给人黑吃黑地抢走了,又如何反败为胜呢?狠狠打自己两个嘴巴,虚拟着是打那个劫夺者。钱虽伤心地被劫走,但毕竟遂行了报复,气出过了。

这种虚拟譬解法我也常用,也颇得Q兄的心传。

一回从外面回家,发觉口袋里钱丢了几百块,忘记是三百还是四百,不知是给小偷扒走的呢,还是自己不慎丢失,不免心疼。于是用譬解法:假如是丢失了一千元呢,我这岂不是还白赚了六七百元!这便心安而理得。

又如,写点文章,议论虽已敛锋芒,吞吞吐吐,自顾已很温柔敦厚了,但仍经常被编辑动手术阉割剔剜,乃至整篇被格杀。这不等于在发言中被人的喧闹所淹没或尚未开口就被人轰下台来么?叹言谈之被删削歪曲,恨一番辛劳之被委弃,不免愤愤然悒悒然,但转而自作譬解:倘若当年舆论一律的局面仍绵延于今日,我辈岂不是不准乱说乱动,连吭大气也不可得么?今天好歹能出声发言,心也该平了,还能有什么奢望么?如此一想,霎时心平气和,心安而理得。

不知足,不能忍又怎么呢?你不安于、不乐于做稳奴隶,妄想保卫人的卑微和自由么?人也有不让你自由的自由。阿Q、阿Q的上代、上代之上代都是失败的,于是阿Q学会了知足和能忍法,并发展了虚拟譬喻的精神胜利法。我们比阿Q能好多少?鲁迅对曰:“多乎哉?不多也。”

2002年11月,于医院

10、试通过第3段分析阿Q的心理活动特点。

答:

11、“假如是丢失了一千元呢,我这岂不是还白赚了六七百元!”请换一句话来表达与这句话相同的意思。

答:

12、①作者为什么有时“不免愤愤然悒悒然”?(不超过15字)

答:

②作者为什么又“心平气和”“心安理得”了呢?(不超过20字)

答:

13、仔细阅读文章最后一段,你能想到什么?

答:

课外研究:

以小组为单位,从14-15题中任选一道,合作完成。

14、研究“中国的辫子史”。

15、大量搜集具有“小中见大”特点的文章,深入体会,并试着写一篇类似的文章,班内交流。

[参考答案]

1、睥睨(pì nì)濯(zhuó)诡(guǐ)髡(kūn)

2、切肤之痛:亲身经受的痛苦。

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而为(一般指做坏事)。

不羁之才: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置之勿论:放在一边,不加理论。

3、《艺术形式论》《中古文人风采》《学术论文集》

4、对仗工稳,造意豪迈,用于理发师,又像用于沙场勇士。想像瑰奇,妙不可言。

因为这副对联作者没有像旧社会上层人物那样鄙视理发师,描写了理发师那睥睨人世的豪情。

5、“深奥”是反语,表示对不让乡下人剃平头的不满。

6、拿起剃刀就掌握了剃头权,就可以随意决定别人剃什么头。这一点上与喜欢耍权的人相似。

7、①耍权的人真可恶。②我们的百姓好顺从。③有人说句公道话可真痛快。……

8、由剃头引向耍权,起深化主题的作用。

9、坚决惩治那些耍权、专制的人,建设一个文明民主的社会。

10、精神胜利。

11、假如是不小心被车撞了呢,这岂不是赚了大便宜!

12、①叹言谈被歪曲,恨辛劳被委弃。

②与当年相比今天还能出声发言,故而感到满意。

13、提示: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剃光头发微》同步练习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A.模(mǘ) 模具 模子 装模作样 模棱两可

B.差(chā) 差池 差别 差可告慰 差强人意

C.弄(nòng) 弄权 里弄 弄假成真 弄巧成拙

D.解(jiě) 解决 押解 浑身解数 不求甚解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破绽 泾渭分明 收讫 得不尝失

B.贸然 各行其是 沾污 湮没无闻

C.驰骋 拾人牙惠 矫正 旁征博引

D.协议 事必躬亲 慑服 绝无仅有

3.数词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

B.这批货有十三、四吨重,一条船怕是装不了。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

D.这次地震的震中在东经23°5′北纬20°5′。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不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快不是改革开放的结果。

B.在这个座谈会上,五位少数民族学生代表都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

C.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字表明,春节以来,我国城市居民用于文化教育和外出旅游方面的消费开支,已呈明显上升趋势。

D.这个问题你应该原原本本解释清楚,否则不可能不让人产生怀疑。

5.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就连和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也大有席卷华夏之势。

B.共同犯罪,特别是重大经济犯罪,案犯之间盘根错节,每个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为条件。借用“拖泥带水”的说法,他们互为萝卜,又互为泥土。在这种情况下,“拖泥带水”就不可避免。

C.或者是他们饱汉不知饿汉饥,不知道民工等着这钱去治病救命,等着这钱给儿子交学费。

D.这次深圳市有关方面之所以安排曾在中国证券市场翻云覆雨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出山,标准也就是这一条,“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

【主观深化】

6.括号中为什么说这里面“大有文章”?作者为什么不把这“文章”揭示出来呢?

答:

7.理发师本来就没有大权,作者为什么要说“幸亏他只有这么点儿小权”?

答:

8.“直到像剃光头那样地把他剃下去”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9.如果有权就想弄权,就顺着自己的意思胡来,那么,至少要在“读者来信”栏里给他亮亮相,直到像剃光头那样地把他剃下去。这个叫做“试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答:

10.文章结尾有什么特点?

答:

【由内而外】

〖甲〗那封读者来信中的“乡下佬”便正是为了怕剃光头太冷,才要求剃平头的。但从认为“乡下佬剃平头,没门”的理发师看来,似乎是“乡下佬”的“模样”不够格,所以才只配剃光头,倒是从美观这面着眼的。当然,问题不在于什么标准,也不在于这位城里人的理发师为什么瞧不起“乡下佬”(那里面当然大有文章的),而在于为什么他可以任意决定谁该剃平头,谁只能剃光头,可以这样为所欲为?

原因简单之至:剃头刀在他手里。

这就是权。虽然仅仅是一把剃刀,但掌握在手里,就有那么一点剃头权,在这点权限里,谁撞在他手里,就得看他的嘴脸,听他的发落。你要剃平头,没门!权在他手里,“乡下佬”只好悻悻而去,乃至悻悻也不敢悻悻。幸亏他只有这么点儿小权,如果他掌握了用人的权,分配房子的权,乃至更大的权,那就不仅“乡下佬”,更多的人在更多的事上也只好“没门”了。

希望少有、乃至没有这种有点权就要耍的人。如果有权就想弄权,就想顺着自己的意思胡来,那么,至少要在“读者来信”栏里让他亮亮相,直到像剃光头那样地把他剃下去。这才叫做“试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11.“为所欲为”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答:

12.这几段文字的行文脉络是怎样的?

答:①

13.杂文常常从平凡的生活现象落笔,谈到重大的社会问题,结合文段,说明本文谈到的社会问题是什么?

答:

14.“直到像剃光头那样地把他剃下去”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答:

〖乙〗 人类的起源:一个依然难解的谜

在人类学的研究中,某一特定人群的文化(或生物学特质)起源、演化一变迁、结构一功能和(与其他人群的)异同是四组相互关联的课题。这中间,各式关于“起源”(如饮食的起源、家庭的起源等等)的研究,特别是人类自身起源的研究,往往最为公众所注意。其实,在学术界内,人类起源的研究也始终是最引人入胜也最引发争议的课题。

由于中国与印尼若干早期猿人头盖骨的相继发现,一场“亚一非”起源之争又重新燃起。一派认为,根据新近发现,可以判定人类起源于亚洲;另一派则坚持传统的说法,即人类起源于南方古猿,而现代直立人起源于东非。两学派的争论,似乎各有道理,对此怎样理解?

高星回答说,亚洲的新发现,的确令人耳目一新,但总的来说,争论双方都没有完全推倒对手的充分证据。对于持人类亚洲起源说的学者来讲,最棘手的是,早期遗址内的材料并不丰富,而印尼的遗址又受到地质变迁的影响,某些数据尚存疑问。另一面,非洲遗址保存相当完好,但持人类非洲起源说的人士又做了太多的文章,超出了证据支持的范围。换言之,这些人(大部分是欧美学者)“不愿意看到人类自亚洲起源”的心理跃然纸上。学术争论,有时不像局外人想象的那样清晰、单纯。

陈昭补充说,即便在非洲起源说最盛的时候,亚洲起源说也从未被驳倒。人类起源多元说(实际上就是“两元说”)的提出就是这种争论的一个结果。另外,还有一个“替代”说,则认为最初的猿人可能起源于非洲,但后来由于多种因素灭绝于世,而为亚洲演化出的直立人所取代,后者再演化为今日的人类。这些理论并存的局面,至少表示人类的起源之谜,迄今尚未解开。

有人认为,地质学一古生物学一人类学的近年研究成果,特别是关于地球生命史上的几次灾变的研究,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强有力的挑战。这样的看法,是否有据?

两位学者的看法比较谨慎。他们说,如果限于人类学范围,则进化论的理论框架仍具有很高的解释力,但当年达尔文理论的基本假定认为进化是渐进过程,从现有的史前生命史证据来看,这个假定已经是靠不住了。在这层意义上讲,挑战是真实的,也是有力的。

(注:人类学涉及自然科学,也涉及社会科学,如人类的文化活动;同时,人类学的研究,涉及研究者的情感等因素。因此,我们在这部分选择了该文。)

15.对“学术争论,有时不像局外人想像的那样清晰、单纯”如何理解?

答:

16.第3段所说“做了太多的文章”,其含意是( )。

A.强词在理,言出无据。

B.过多地利用宣传媒介。

C.夸大证据支持的力度。

D.贬低另一派的支持力度。

17.关于人类起源的多种理论并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亚洲起源说依据不足。 B.非洲起源说依据不足。

C.“多元说”是一种妥协。 D“替代说”各派都接受。

18.对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基本假设,两位学者的看法是( )。

A.在人类诞生的过程中,渐进的基本假设是成立的;在人类诞生前,这个假设是难以成立的。

B.在人类诞生的过程中,渐进的基本假设是成立的;在生命延生前,这个假设是难以成立的。

C.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渐进的基本仅设是成立的;在生命诞生前,这个假设是难以成立的。

D.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渐进的基本假设是成立的;在人类诞生前,这个假设是难以成立的。

〖丙〗 科学的美学价值

科学同艺术有着不同的规律和特征,但科学中也有着美学的因素。一项出色的科学理论、技术成功,往往具有美学上的价值。

科学美广泛地体现在科学创造和科学理论的建立之中。譬如,一种科学理论,如何能以最简洁的形式,完美地总结出自然界的某些规律,使人见之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进而思之又宽联想翩翩,回味无穷,甚至拍案叫绝。许多著名的科学理论,都具有这种美的魅力。牛顿仅用了三大定律,就概括了宇宙间一切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被认为是自然图景的最美描述。麦克思韦方程组将法拉第电磁反应定律、安培定律、欧姆定律等分散的、孤立的电磁定律统一成一个整体,化成优美的数学形式,并出色地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故被誉为“神仙写出的公式”;卢瑟福——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曾被爱因斯坦视为一种奇迹,称它为“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韵”;爱因斯坦建立的广义相对论,更被认为是“一切现有物理理论中最美的一个”,“一个被人远远观赏的艺术品”。

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特征的自然科学,之所以也饱含着美学的因素,是因为科学定理、理论、学说,都是自然规律的反映、概括,而自然界是充满美的。从浩瀚的宇宙天体到精微的基本粒子,从生物的进化到生命的奥妙,自然万物运行有序,和谐统一,构成一幅美妙的自然图景。科学美同自然美一样,也是自然美的一种反映。只不过艺术美是自然美在感性和形象上的把握和表现,而科学美是自然美在理性上的观照。因此,科学美主要是一种智慧的美、理性的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科学技术的形象美,已渗透、影响到人类的许多领域,包括建筑、造型、设计等外在形式的审美观念。现代建筑、造型设计,采用几种几何图形;当代最新的混沌科学,为现代图案设计提供了各种奇妙无比的混沌图形。科学技术的美学,正在广泛地走进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给生活带来美的情趣。

19.本文共使用了哪几个例证,请逐一写出。

答:① ②

③ ④

20.横线处应该有一个首括句。请根据文意,补写出这个句子。

答:

21.文章首句所谓“科学同艺术有着不同的规律和特征”,这个“规律和特征”是什么?

答:

22.下面的几个看法,与本文的内容不相符合的两项是( )( )

A.建筑、设计等外在形式美,即外在美

B.现代建筑、造型设计等的几何图案,和现代图案设计,都反映了科技美对人们审美观念的影响

C.科技形象美,影响到人们对外在形式的审美观念

D.人们对外在形式的审美观念,受到了科技形象美的影响

E.混沌图形,就是科学的形象美

●写作指津

【构思导引】

阅读《语文读本·幽默趣味》这一单元,任选一篇,写一则读后感。

第二单元的编排体例是杂文。杂文古已有之,它短小精悍,以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结合这一单元的特点,要求阅读《语文读本》中的相关文章,可以融会贯通,可以借鉴这一写作手法,也可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文简析】

〖例文一〗 谈谈维修站

——《哀哉肉体》读后感

夏诚

人是肉体与精神的完美神圣的结合。而肉体出了什么问题,自然是到人类的维修站——医院里去修修补补,以供精神再次驾驭。然而维修站的工作人员人数是越来越多,水准是越来越高,可是他们淡忘了,他们所作的是关注别人的肉体,而不是眼里只看见自己。这种风气之所以立于热浪寒潮而阴魂不散,就是因为病人别无选择。

这时,颜元叔按捺不住了,站了出来;他的《哀哉肉体》一文中骂得痛快,表面上虽不见刀光剑影,背地却暗潮汹涌,令受苦百姓大呼爽快。

作者在文末大呼人是物质远比精神多。所以人的肉体似乎比精神珍贵多了。人们爱护着肉体,同时自己的思想深受毒害却毫无知觉。难怪作文都是“妖艳美女,品行不良”的题材,原来这种人遍地都是,倒下面墙也能压死大片;然而只看外表不看内心的人就更多了,只能住到外星去了。就这样说吧,既然肉体如此重要,至少按照现在的观点,“白衣天使”为何还如此这般?难道真的要我们生病之后,回家静养,慢慢等死,或许还可以多过几天阳寿。

“天使”也是人,也是人流中的一个,更是受人言、潮流摆弄的人。这是社会造成的。

物质与精神牵扯出来时,另一个问题也呈现在我们面前:表面与深层本质。表面上的东西总是很直观的而深层本质却是难以看透的。而现在人们总是认直观的东西。正如刘基《卖柑者言》所说的,人们不管是否“败絮其中”,只求“金玉其外”。而所谓的“一见钟情”也只是对肉体的直观认识,实际上两个恋人在一起不是只靠肉体那么简单的。因为肉体往往如口香糖愈嚼愈淡而感情与美酒愈品愈醇。

近来美容盛行,昂贵的化妆品却被人争相购买。同时德育课上被认为落伍的,老套的,可笑的思想被学生拒之“脑”外。这是该好好思考一下的。

读文章后,品味作者过人的幽默及高超的笔法,品味无穷。但在笑过之后,是该我们好好深思了。说医院全天下都这样,未免过于偏激;而说上文所说的风气天下都盛行,却是较为保守。然而当今有人换言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是当我们与别人交流时知道对方的眼皮是拉出来的,挺拔的胸部是隆起来的,美丽的脸庞是画出来的,那么如此美丽的人却失去了自我。是不是非常可怕呢?

要处理医院很简单,只要“换过血”之后就能正常开机,或是允许民办医院,那么重用几个郎中也比现在强,至少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饭碗担忧。而要解决“医院”问题却不简单。就看政府如何权衡,能否给我们换来一方清净空气了。

点评:“幽默”是聪明与睿智的外现。这篇读后感也充满了幽默。论述深刻,语言老到。作者首先谈了读《哀哉肉体》的总体感受;接下来谈了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不良风气,针砭时弊;最后呼应开头,发人深思。幽默是一种才华,是一种力量,学点幽默吧。

〖例文二〗 读《谈吃》

沈雨捷

看来吃还真是我们中国人想的最重要的。至少在这篇文章中的确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人一出生就叽哩呱啦要吃一大顿,就算自己还不能吃,还得父母来请人吃“满月酒”“满岁酒”。生日要吃“生日酒”。连那顿自己根本吃不到的饭,还要大费“子孙”的钱,不是“豆腐饭”,还是什么呀?

哎,吃也不是不好,因为人不吃东西总不行吧?吃是要吃的,只不过要适可而止才行。记得初三中考后的“谢师宴”一吃也就几千块唏哩哗啦地没了。我爸恩师的女儿婚宴,肯定糊里糊涂地又不知丢掉多少钱。这的确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把钱就这么地花掉,实是不合算,买本书瞧瞧多实惠!

不过,中国人的“吃”的确有点本领的,论做菜的方法,世界上哪个国家比得上?正如文章上说的,烤、炖、蒸、卤、炸、烩、醉、炙、熘、炒、拌,真是五花八门,还好我爸是厨师。不然真还不知道有这么多“绝活”。有些菜还得几种方法结合起来,一道菜叫“虎皮凤爪”(我爸说的),先把鸡爪放水里煮,熟了以后再炸,炸完后再到卤汁里煮,光这一道简单的菜,就这么复杂,就别说像“满汉全席”这样的超大宴会了。

而且中国人善于结合吃的东西,把其他国家的吃的习惯加以借鉴,又推陈出新了。举个例子,像芥末就是日本饮食的代名词吧,无论生鱼片还是其他什么都离不开芥末的。而我妈妈现在的醉虾有了新吃法,就是原来要沾醋的虾(我妈喜欢醋),现在在醋里加了芥末。只是小小的例子便能反映中国的美食。结合的真是太妙了。

中国的“吃”实是博大精深,恐怕把整本本子写完也不能道尽。但是中国的“吃”却存在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中国的食物虽“色、香、味”俱全,但似乎还是缺少了“质”。没有营养不谈,且有害健康。最典型恐怕就是家家都该有的腌制食品,某些人却偏偏好其道,实是需要改进。

点评:小作者承首夏丏尊先生的语言风格,语言幽默、讽刺深刻。首段概括了《谈吃》的主要内容,接下来简单谈了“吃”的历史:从出生开始以至无穷。“吃”的本领如何?是本文主要谈论的,最后提出一点忠告。思路清晰,脉络清楚。

【题目参考】

23.阅读《语文读本·幽默趣味》这一单元,任选一篇,写读后感。

●资料附录

◎理发对联集锦(张广祥 辑录)

1.提起刀人人落发,拉下水个个低头。

2.进来蓬头垢面,出去容光焕发。

3.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

写理发师的高尚精神境界:

4.就我生春色,为君修美容。

5.虽云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赞手艺好,“毫末”与“顶上”双关用得极为精当:。

6.修就是番新气象,剪去千缕旧东西。

7.入门尽是弹冠客,去后应无搔首人。

写顾客情态的,“弹冠”与“搔首”写出理发前后客人的有代表性的动作:

8.进来乌头宰相,出去白面书生。

9.刮来名士相看目,修得诗人自然须。

10.新事业从头做起,旧现象一手推平。

11.握一双拳,打尽天下英雄,谁是敌手?

持三寸铁,削平大清世界,无不低头。(辛亥革命时期对联)

12.顶上春光,靠尔从头开拓;高超艺术,看我信手招来。

13.搔首进门,对镜方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举足出店,顾景亦晓妙手复还人少年青春。

14.美女俊男,过门不少憾中憾;云鬓花髻,妙手梳成奇中奇。

15.操天下头等大事,做人间顶上功夫。

此联巧用双关语,将常用口语“头等大事”、“顶上功夫”巧入联中,使人有出奇不意之感。作者把一个普通的行当魔术般地升华到最高层位置,不能不说煞费了苦心。

16.提起刀人人没法;拉下水个个低头。

此为旧日理发店联,联语采用了谐音双关法,上联在“法”字上大作文章,粗读“没法”,即没有办法,这里却指没有头发的意思,说的是理发的过程。下联虽无谐音字,依然一语双关,“拉下水”会被人误解为受人贿赂、动摇思想之意,这里则是说洗头,品味此联,一定会对我国汉字的妙用叹服不已。

17.太平天国将领李文彩,原来是个剃头匠,金田起义前,为了联络天下志士,壮大起义军力量,“上帝会”派他到广西贵县城里开了个理发店,作为地下联络站,开张之日,冯云山、石达开都为之作了门联,字里行间表现出豪迈的志向。

冯云山的门联是:磨利以须,天下有头皆可剃;及锋而拭,世间巧手等闲看。

石达开写的门联更气势磅礴:磨利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及锋而拭,看老夫手段如何。

石达开的这副门联流传甚广,借理发表现了大无畏的战斗精神,被好多理发店抄录贴在门前。

◎习题参考答案

1.B。A项“模棱两可”中的“模”发音是“mú”;C项“里弄”中“弄”读“lòng”;D项“押解”中“解”读“jiè”,“浑身解数”中“解”读“xiè”。

2.D。A“偿”,得不偿失:得到的抵不上失去的。偿,归还。而“尝”是试试、经历的意思。B玷,使有污点。C慧。拾人牙慧:拾取人家的只言片语当做自己的话。慧,聪明;惠:恩惠,给人好处。所以只能用“慧”。

3.B。表约数的数词之间不要用顿号。

4.A。A项滥用否定词引起混乱,可去掉第二个“不”。

5.B。应该用“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拖泥带水”:比喻做事不干净利落。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6.这种瞧不起实质上折射了阶级的、城乡的、职业的有着极其深刻的偏见。不写,是因为文章的中心不在此。

7.是为了由此及彼,因小及大,为了将矛头指向社会上有权力的人。

8.用了拈连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上“有权就耍”的人的深恶痛绝和对纠正不正之风的迫切呼声。

9.表明了作者对那些利用职权的人的深恶痛绝。“亮亮相”,尤其“试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语言含蓄幽默,作者也坚信“弄权”者,必无好下场,其头也将被人剃。

10.卒章显志。弄权一词点明了问题的实质,是文章的文眼。

11.可以任意决定谁该剃平头,谁只能剃光头。

12.①提出问题“为什么他可以任意决定谁该剃平头,谁只能剃光头,可以这样为所欲为”;②分析问题“剃头刀在他手里,就有那么一点剃头权”;③引申“更多的部门都存在有点权就耍的人和事”;④提出希望,“希望少有、乃至没有这种有点权就耍耍的人”。

13.社会上一些人有权就弄权、耍权。

14.彻底暴光并剥夺他手中的权力。

15.指人文和自然科学交织,不容易下结论。

16.C。A“言出无据”符合下文“超出了证据支持的范围”。“强词夺理”主要是蛮横的态度,文中无此内容。B对“文章”作表面的理解,因此演绎出错误的理解。D从“……跃然纸上”可以看出有意夸大本方意见.但看不出贬低对方的意思。

17.D。关于人类起源的各种理论,依据都不充分,任何理论都不为所有学者所接受。

18.A。从“现有的史前生命史证据来看,这个假定已经是靠不住了。”可知“灾变”发生在人类诞生前,生命诞生前,即在此时段,发生了物种的“突变”——“渐变”的假设在此时段不能成立。

19.①牛顿的三大定律;②麦克斯韦方程组;③卢瑟福——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本题考查分类归纳的能力。)

20.科学美不仅具有理性的美,而且能直接表现为形象的美。(科学美不仅具有理性美,而且具有形象美。)

21.科学是运用逻辑思维的。(见第3段首句)

22.AE。科技的形象美,“渗透”“影响”到许多领域。A忽略了这两个动词。E忽略了原文中动词“提供”。BCD的共同点是抓住了“渗透”“影响”,只是说法有不同:B“反映了……影响”,C“影响到……”,D“受到了……影响”。

23.略。

剃光头发微高一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 统编教材高一必修语文教案指导五篇

★ 2021短新闻两篇人教版语文高一上册教案

★ 高一语文授课同步教案参考五篇

★ 高一语文教案备课五篇

★ 2021年高一语文教材备课教案新编五篇

★ 高一语文必修课文教案样板五篇

★ 最新统编教材高一语文教案设计

★ 部编版高一语文课文的优质教案五篇

★ 高一人教版语文教案教学参考范文五篇

★ 高一语文教案人教版必修文档分享

展开剩余30%内容 »

2021剃光头发微高一上册语文教案的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