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文百科网留学资讯范文高考学习
首页 > 学习 > 2021十八岁出门远行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2021十八岁出门远行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余华的成名作,打破了以往文学写实的风格,广泛吸取西方现代化的表现手法,在内容与形式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案

《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故事情节极不合情理,而语言新奇独特、别具一格。教学时应首先让学生对余华及先锋小说的特点有一个初步了解,为后面理解小说主旨做好铺垫。其次应注重阅读文本,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荒诞情节背后隐含的寓意,把握小说人物的情感变化,体会新奇独特的语言给小说带来的很强的可读性,以及这种独特的修辞方式在表达内容上的作用。再次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认识,渗透健康快乐的生活态度和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切入点

小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与传统小说明显不同,这为教学时从不同角度切入提供了可能:

1.从关键词“旅店”切入。“旅店”一词在小说中共出现19次,主人公在文中不断重复要寻找“旅店”,最后发现“旅店”竟是那遍体鳞伤的“汽车”,小说中的人、事、情几乎都与“旅店”(汽车)有关,可以“旅店”为辐射源生发联想,引出讨论、探究的话题。

2.从关键句切入。类似“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的句子竟在小说中出现了5次,结尾部分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和它们遥相呼应,这句话为什么不断出现?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通过这一问题的探究,带动对全篇的理解。

3.从情节切入。这篇小说中有哪些荒诞的情节?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从情绪切入。主人公在寻找旅店的过程中,情绪的不断变化,构成了小说的一条线索,情绪是怎样变化的?通过回答该问题,牵引情节,体味主旨。

教学时要关注小说的两条线索:一、“我”自始至终在寻找“旅店”;二、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的情绪在不断变化。设计时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整体感知入手,找好切入点,然后深入体味,总结提升,最后拓展延伸。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了解相关资料,相互交流

(为理解课文做相关知识准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

余华,浙江海盐人。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内地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受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荒诞小说的影响。《十八岁出门远行》是其成名作,显示出了一种与传统小说不同的现代特色。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及《战栗》。其中《活着》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其作品中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了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起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的独立于外部世界的真实的文本世界。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18岁,阳光灿烂的日子,刚刚走出了梦幻的花季雨季,青春涌动的你多么想探寻一下更为遥远的世界!可是,当你真的走出去之后,外面的世界会像你想像的那样吗?《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18岁孩子初次出门远行的故事,或许对你认识这个世界有些启发。

2.速读课文,然后回答:小说主要讲了什么事情?涉及了哪些人物?

(初步感知,对小说有一个大体了解。)

明确:小说描述了一个18岁孩子初次出门远行所经历的一些奇怪的生活片段;小说主要写“我”“司机”“抢劫者”之间的矛盾冲突。

三、研习新课,讨论探究

1.小说中的“我”一直在寻找什么?寻找的过程及结果怎样?

(从关键词“旅店”切入,涉及全篇。)

明确:“我”第一次出远门,需要“旅店”,但没有人告诉“我”前面是否有“旅店”。在黄昏来临的时候,“我”感到了自己无所依靠,于是“我”拼命地到处寻找“旅店”。没有找到“旅店”,但“我”搭上了车,暂时的舒服让“我”满足。不幸的是汽车抛锚了。为了维护正义,“我”付出了遍体鳞伤、无限痛苦的代价。“我”最终寻找到了“旅店”———被抢劫的伤痕累累的“汽车”。

2.寻找“旅店”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不合情理的事?

(阅读文本,了解、体味情节。)

明确:司机态度突然转变,“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而且还要“我”在车正开着时去车厢取苹果;当我问他去哪里时,他说“开过去看吧”,“我”旅行时没有目的,司机也不在乎方向,只要汽车跑着就行;汽车抛锚时,司机竟能在旁边“认真”地做起了广播体操;有人抢劫车上苹果,他竟无动于衷,只对“我”被打破的鼻子感兴趣;最后司机参加到抢劫者的行列中去,把“我”的背包也抢走了。

3.这些荒诞情节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阅读文本,从字里行间体味句外之意。)

讨论归纳:荒诞的情节能更突出地揭示主题。“我”与抢劫者和司机的冲突,代表了“我”与成人世界的冲突,更是“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荒诞的情节显示了荒诞社会中荒诞的生活。

4.“旅店”在小说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在阅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的独特理解,培养创造性思维。)

讨论归纳:“旅店”是漂泊的灵魂的栖息地,是一处暂时或长久的寄托地。当“我”躺在汽车里感到一丝温暖,并说“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时,“旅店”被赋予了“我”心底的一点希望、一份力量,小说在凄婉的伤感中显示了一点亮色。

5.在寻找“旅店”的过程中,主人公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讨论归纳:“我”的情绪一直在变化———“我”期望、失望;期望、出乎意料、大大失望;期望、更出乎意料、完全失望。“我”的情绪变化来自客观世界的不可捉摸,想像中的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差甚远。

四、总结提升

(由局部到整体,深层把握。)

小说通过描述一个18岁男孩初次出门远行的经历,反映了孩子世界与成人世界的矛盾冲突,以及涉世未深的孩子对现实世界的困惑、恐惧。它提醒读者,人生是复杂多变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与挫折,同时也会有诸多收获。

五、讲述个人初次远行的经历或成长中的烦恼,探讨面对成长中的挫折、困惑,该怎样调控好自己的心态,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深化情感体验。)

六、拓展作业

(将阅读延伸到课外,读写紧密结合。)

1.课后阅读卡夫卡荒诞小说《变形记》,比较一下与余华小说的异同。

2.写下你初次出门远行的经历和感受,以及从本文中受到的启示。

材料链接

我迷恋上了街道上的大字报,那时候我已经在念中学了,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都要在那些大字报前消磨一个来小时。到了70年代中期,所有的大字报说穿了都是人身攻击,我看着这些我都认识都知道的人,怎样用恶毒的语言互相谩骂,互相造谣中伤对方。有追根寻源挖祖坟的,也有编造**故事,同时还会配上漫画的,漫画的内容就更加广泛了,什么都有,甚至连交媾的动作都会画出来。(摘自余华《余华自传》)

余华的所有努力最终抵达的并不是愤怒或诅咒、感伤或抒情,他要求的是在关心内心时让内心敞开,在敌视现实时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因为他深信活着的世界远比我们的态度宽广。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这是由于无力持久地承受紧张而采取的犬儒姿态,还是由于洞察了内心的柔弱而忽然发现了宇宙的无限和艺术的深邃。

《十八岁出门远行》赏析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余华的处女作,在此之前他已有三年的创作生涯。他一直在浙江一个名叫海盐的县城里做牙医,消息传开,余华便/顷利地被调入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得到他向往已久的这份在他看来很悠闲的工作。第一天去新单位,他把原来六点的上班的时间推迟到了七点半,为此他心里很不安,但到了后发现,别人却在九点以后才到来,于是他心里想,这份工作适合我。同年五月,北京文学又发表了他的式西北风呼啸的中午》。以后,一部又一部出色的作品在他笔下完成并发表,他成为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

《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刚满十八年的青年,也就是小说中的“我”离家远行的故事。远行到哪里,为了什么?“我”好像并不清楚,“我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所以我格外珍重它们”一表明“我”正在为自身的长大成熟骄傲,表明“我”对出门远行感到非常高兴。在看了很多的山很多的云以后,虽然“我”一点都不累,但黄昏的来临,使“我”必须找一家旅店,“我”问了许多人,他们都说,“你走过去看吧”。“我”觉得他们说的太好了,因为“我”确实是在走过去看。

小说就这样开始,似乎充满了兴奋与喜悦,叙述上强烈地突出“我”的个人意识,使遥远陌生的前方在读者眼中充满了变幻莫测的同时,又使人感到“我”的远行,可能是去娱乐的,可能是要学到本领受到教育的,还可能只是跋涉后的幸福,当然也有可能是一无所获。小说的主题和线索也已经出现,主题是远行,线索是“我”必须走过去看的旅店。

“公路高低起伏,那高处总在诱惑我,诱惑我没命奔上去看旅店,可每次都只看到另一个高处,中间是一个叫人沮丧的弧度。”这表明,“我”作出了一次次努力,可要在黄昏过去之前找到旅店的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该怎么办?

没有旅店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可以使“我”没法过夜,没法休息,也可以使小说失去线索的指引,陷入困境,当然也越来越远的跑离主题,让远行变成随意的想象,会使我们读者放弃小说,因为十八岁的远行不可以没有旅店,失去旅店也就失去了真实的阅读。

“我”想搭车,是个好主意。虽然远行变成了寻找旅店,放低了要求,但有了旅店后远行可以重新开始,这也是小说气氛从明亮转到黑暗的开始。在“我”还没有为旅店操心的时候,曾遇上过一辆车,但它和它的司机一样飞快地开走了,“我”觉得要是再拦车,准能拦住,因为“我”会躺到公路中央去。这说明“我”对旅店的渴望没有结束,反而更加迫切了,搭上车可以更快地奔向旅店。我们读者的兴趣便也从旅店变成可以到达旅店的汽车。可是,“我”在整个下午竟没再看到一辆汽车,这又怎么办?难道真的让“我”在公路或者旷野上过夜?

叙述再一次让希望放低要求,“我”发现了一辆正在被司机修理的汽车,虽然汽车坏掉了,虽然它朝着“我”走来的方向,可“我”觉得“我”现在需要旅店,没有旅店就需要汽车,而汽车就在眼前。寻找旅店以便使“我”继续远行变成仅找到汽车就够了,我们读者和“我”一样还可以保留希望,汽车上有好吃的苹果,汽车可以修好,汽车虽然是反方向的,但或许可以载“我”回家。这时,“我”这次远行彻底失败了,小说的主题和线索一一—远行和旅店——好像都没了,小说似乎可以就此结束,尽管叙述刚刚开始不久。

但是,当“我”客气地给司机发了香烟使“我”心安理得地坐上汽车,并且用聊天和司机成为朋友后,小说还在继续着它的主题,唯一一个主题——远行。前面的路是可以回家的,但也可以不回家,而且“我”不知道汽车要到什么地方去,反正前面是什么地方无关紧要,只要汽车在驰着,那就驰过去看吧。远行得以继续,旅店的丢失没有影响远行。这时我们读者已经非常迷惘,远行可以继续,但为了什么?前方可以使我们获得娱乐的希望不太可能了,“我”仍然坚持的远行会给“我”带来什么?阅读使我们越来越多地感到害怕和不安,远行已经向反方向进行。

就像许多人叫“我”自己走过去看一样,在汽车又一次抛锚后,司机也对“我”说,等着瞧吧。于是,“旅店就这样重又来到了我脑中,并且逐渐膨胀,不一会便把我的脑袋塞满了;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远行可以没有旅店了,但远行被中断后,“我”不知该怎么办,只好又开始起对旅店的渴望。司机正在做广播操和小跑,“我”坐不住走下车;“我”的朋友在锻炼身体,“我”在想着旅店。在这时候,小说的叙述正在走人死胡同,找不到延伸下去的道路,就像被中断的远行,看不见任何希望,就像看不见旅店。难道再期望一辆路过的汽车和一个好心的司机?期望这次远行被几次合理的中断后又有不合理的奇迹出现?旅店是否会最终出现,远行能不能再次得到继续?

一切处在抛锚汽车一样的停止当中,小说却也在此进入了它叙述的高潮。高潮不是我们在阅读前和阅读中觉得应该有的应该出现的任何一种东西,一种十八岁出门远行盼望的娱乐幸福或学到本领受到教育,而是“我”和司机遇上了强盗,一拨又一拨的强盗。这残酷的事实不是只作为这次远行的一个插曲,或小说的一个片断,而是成为了远行的终结,成为小说的高潮。五个骑自行车的人首先发起抢劫;接着是更多的骑自行车的人,其中包括小孩;再接着是来了一帮开手扶拖拉机的大汉也加入抢劫,“我”冲上去,鼻子被打出血,而司机好像不知道,“我”再奋不顾身扑上去,这次“我”全身每个地方几乎同时挨了揍。几个小孩用苹果击打“我”,“我”想去揍他们,但有一只脚狠狠地踩在“我”腰上,“我”跌坐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我只能用眼睛看着这使我愤怒到极点的一切。我最愤怒的是那个司机”,因为他一直在对我哈哈大笑,被抢的好像不是他,而是“我”。

残酷还在进行,坡上又下来了一些手扶拖拉机和自行车,他们也投入到这场浩劫中去,并且,还将汽车的车窗玻璃卸了下来,将轮胎卸了下来,又将木板撬了下来。残酷还没完,这个在抢劫中真正的损失者司机——“我”的朋友,出卖了“我”,抛弃了“我”,在抢了我的红色背包后,和抢他东西的人一起走了。只剩下遍体鳞伤的汽车和遍体鳞伤的“我”,天开始完全黑下来,“我”又饥又冷,什么都没有了。到此,一切结束的时候,惊人的叙述出现了——“我觉得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小说的线索“旅店”就这样出现了,来的如此自然,又如此坚定,没有一点突然也没有任何东西再可以阻挡它的出现。有了旅店,远行也可以再次得到继续,小说的结尾仍然是远行。

旅店代表了什么呢?是“我”远行下去必须需要的借助的东西;是支持我的一种动力;还是旅店便就是“我”远行的目的?显然,任何人的远行都不可能把旅店当作目的,远行一定是为了较有意义的事,这才是“我”也是我们读者的最终目的。但在寻找旅店的过程中,旅店在世界上似乎失落了,而“我”则认为旅店必须存在,如果没有“我”可以先寻找。那么要是“我”放弃远行,选择回家是不是正确的选择?是不是逃避?也许“我”的回家只是为了验证家就是旅店,对远行的人来说,证明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没有旅店就是不能没有家,是不是可以?小说的“我”选择继续远行,但为什么不能找到旅店?还让“我”受到强盗的抢劫,还被出卖,难道这就是“我”远行的目的,这会让“我”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最后,“我觉得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这是作者作出的解答,我相信这是少数人的一种解答,许多人更会做的是把仅剩的驾驶室——这个“我”的最终旅馆———给卖掉,然后像来抢劫的那些人做的一样,高高兴兴地回家,干脆把家当作旅店。所以许多人一生找寻不到旅店,在远行时却还不停地抱怨,这世界就是这样的,“我”能有什么办法呢?他们一次次出来远行,再一次次躲在家里心安理得,把家当旅馆一样随便糟蹋,把旅馆当成家一样不断索取。那时旅店也就真的在这个世界上失落了。

1987年1月,余华凭这篇坟十八岁出门远行》登上文坛,这个短篇与他后来越来越精彩的许多小说一样,非常简单纯粹,没有一点华丽的词藻,在叙述上平铺直叙,不带有任何强烈的感情色彩,但就是这种极其简单的方式,这种趋近虚无的状态,使得他的文字有了无限的可能。

二、写作手法探微

余华在《虚伪的作品》一文中说到,在1986年底写完《十八岁出门远行》后的兴奋,并非没有道理。他感到这篇小说十分真实,同时也意识到其形式的虚伪。

莫言曾称余华是“当代文坛第一个清醒的说梦者”。在文中,我们自始至终看到的都是充满种种不确定的、令人难以捉摸的情景。开篇离奇漂浮的感受,令人宛如梦中。之后梦的成分愈加强烈:汽车突然出现,随后突然抛锚,老乡们涌上来哄抢苹果,肢解汽车,“我”为了保护苹果被打得遍体鳞伤,而司机不仅对发生的一切视若不见,反而对“我”快意大笑,在抢走“我”唯一且所有的行李之后与哄抢者一同离去。

本文在话语方面,充分向读者展示了文学语言的特权。这种独特的语言跳出了被日常生活围困的经验,让想象力获得自由。余华使用一种“虚伪的形式”描绘事物形态。种种形式放弃了常规世界提供的规则和逻辑,寻求自由自在的更为贴近精神世界的语言表达方式,即在脱离常识的正确逻辑系统下运行的语言形式。如:胡须定居在下巴上;汽车车盖是翻起的嘴唇;晚霞存在于屁股上;司机在个人财产被侵犯时无动于衷。作者要表述的不是稀奇古怪的事件发展或人物举动,而是背后隐藏的个人情绪与内心感触。也就是以一种冒险的方式来剖析描绘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文中不断提及一个地点——旅店。每当“我”感到无去路时便想念旅店。全文共写到十多处。与之相同的还有汽车,起伏的公路,红色背包等,不断反复提及渲染。这可以联系本文层次的形象层面来进一步分析。

关于虚假和真实的统一。父亲所说的“外面的世界”对初行的十八岁少年来说是个过于庞大以至于不可知的世界。余华将少年处在外部世界之后的内心感受外化出来,虚构成文中的种种情景。不断起伏的柏油公路,暗示西西弗式的折磨,爬上高处再滑向低处,如此循环,少年始终看不到旅店。但是有一辆破汽车停在低处。这汽车可理解为一次有失败可能的机会(当然少年不这么想,他天真意气,认为搭汽车非常了不起)或前行动力。随着汽车的迅速瓦解,少年到达旅店的希望也在急剧削减。那么作为此行目的地的旅店呢?少年从头到尾惦记着的旅店,它象征着归宿,理想的归属,精神世界的归属,有家一样的温暖感觉和踏实感。红色背包是少年从家里带出来的唯一东西,也是他的全部家当。背包象征着少年的纯洁品格和童年记忆。在失去背包后,“只有遍体鳞伤的汽车和遍体鳞伤的我”。“我”经历了一系列现实挫折之后,同时也经历了蜕变,但并没有蜕变为司机那样的人(司机象征成熟的现实态度)。少年蜷缩在汽车的心窝里,感到自我的修复和感化,他发现旅店竟就在这里。如余华所说“小说传达给我们的应该是象征的存在”,显然,本文许多特定的情景和事物都被赋予了路标意义,作者有意安放,让我们朝所指方向前进。情节颠覆常理,一切在真实的名义下虚构进行。

十八岁少年离家远行,使人物及情节的典型小说在话语层面获得了解放,但选择了典型的人物形象来进行故事情节,由于仿梦小说的荒谬性和全篇充斥的意象原形的客观呈现,使得“离家远行”这个大情节之下包含的所有细节都丧失了可能拥有的典型性。而十八岁少年的形象却突显出来。“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面对暴力时很勇敢也很瘦弱,“冲上去”却“被打出几米远”……这样一个不甚清晰的少年形象可以理解成一个普遍群体的象征性代表——无数的尚未成形等待接受现实考验的青年,他们以一种渴求的无知又无畏的方式与现实世界进行着激烈冲撞,被其损伤和改变。

本文在意蕴层面上更偏向于一种哲学意味。作者受到荒诞派和卡夫卡的表现主义的影响,戏剧性地提示了世界的荒诞无常和人处在此世界中的深刻迷惘。尤奈斯库说“荒谬就是没有目的”。在少年看到与自己所行方向相反的汽车时,他想“我已经不在乎方向”。远行忽然没有了方向,那么之前和之后的努力是否是徒劳?少年的远行是否不再具有一般远行的意义?少年的远行一直被外部世界强烈排斥着。他向路人打听旅店,得到的只是托词;他想搭车,却被司机粗暴对待;他的道德观让他奋身保护苹果和汽车,但是他被老乡殴打,被司机嘲笑,并且最后被“好得不能再好的朋友”抢走背包。少年虽然质朴、勇敢但面对强有力的现实时却无能为力。

三、语言特色

语言上有自言自语的节奏美。“我”从一开始出门是因为“我”已经十八岁了,我要到外面看看真实的社会。而社会给予“我”的头一节课就是:一切都那么让人纳闷和不可思议。小说中给我们的那个事件如此地突然和不可思议以至于我们认为那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然而那正是余华所探寻到的“真实”世界,那就是小说中所要表达出的真实。那正是余华从川端康成那里学到的对世界的细致地感受,“感受,这非常重要,这样的方式会使细部异常丰厚”。细致的感受引发了余华对现实世界的怀疑,引发了自己对小说世界中那些世界真相的兴趣,他感到了另一个世界的重要性,感到了小说的可能性存在。余华开始了他语言的探寻也就开始了他对小说的新的认识。我们看到的他那时候的作品更多地就是对世事人间的“出人意料”的描写,这些描写又总是通过他不同于常规小说语言的叙述而吸引了读者。余华认为大众语言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无数次被重复的世界。因此他寻找新语言的企图,是为了向朋友和读者展示一个不曾被重复的世界。这不被重复的世界就是余华逐渐形成的语言所构成的思维。这样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相当准确。

《十八岁出门远行》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评价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沮丧(jǔ) 翘起(qiào) 扁担(dan) 引吭高歌(háng)

B.卸下(xiè) 背包(bēi) 暖和(huo) 怙恶不悛(hù)

C.浑身(hún) 撬去(qiào) 刹车(shā) 物阜民丰(fù)

D.绰号(chuò) 抛锚(móo) 蹲着(dūn) 以儆效尤(jǐ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兴致勃勃 无关紧要 漫不经心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B.兴高采烈 遍体鳞伤 脍炙人口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C.委曲求全 目瞪口呆 人才倍出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D.奋不顾身 心安理得 潜移默化 五十步笑一百步

3、选出下列各句不是比喻句的一项( )

A.这年我十八岁,我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

B.那车头的盖子斜斜翘起,像是翻起的嘴唇。

C.那个时候汽车突然不叫唤了,像死猪那样突然不动了。

D.这话简直像是我兄弟说的,这话可真亲切。我觉得自己与他更亲近了。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时太阳要落山了,晚霞像蒸气似的在 。

②汽车朝我来时的方向驰着,我 地坐在座椅上,看着窗外,和司机聊着天。

③中国登上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安全返回后,经过几天的 ,已完全恢复健康。

A、升起 舒服 修养 B、升腾 舒心 修养

C、升腾 舒服 休养 C、升起 舒心 休养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B.我赶紧走上去说:“老乡,我想搭车。”不料他用黑乎乎的手推了我一把,粗暴地说,“滚开。”

C.说着便把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翻了出来,递与香菱。

D.大儿子贾赦袭了贾代善的爵位(按封爵逐代降级的规定,袭一等将军之职),分出去另过。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社会交际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决定交际成败的关键。

B.潜泉印泥产品行销日本、韩国、东南亚,它是轻工业部和上海市的优质产品、轻工业部出口创汇企业。

C.雅典奥运会上,七名大力士因服用兴奋剂被责令回国不得参加比赛。

D.空中的飞鸟对飞机是个很大的威胁,因为飞鸟虽小,却能像子弹一样击穿飞机而坠毁。

7、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部短篇小说里,作者开头便不厌其烦地凸显 “我”的所见、所思、所感。

B.在推翻萨达姆的政权之后,布什政府为进一步控制海湾,又指控伊拉克的比邻伊朗秘密兴建核设施,其意在敲山震虎。

C.李明同学一向学习刻苦认真,每天的作业他总是苦心孤诣地深入钻研,保质保量的完成,因此,他的学习成绩在年级总是名列前茅。

D.现在我根本不在乎什么旅店,这汽车这司机这座椅让我心安理得。我不知道汽车要到什么地方去,他也不知道。

8、下列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余华,浙江海盐人,《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于1987年,是他的处女作。

B.《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刚满十八年的青年,也就是小说中的“我”,离开家远行的故事。

C.这个短篇与作者后来越来越精彩的许多小说一样,非常简单纯粹,没有一点华丽的词藻,在叙述上平铺直叙,不带有任何强烈的感情色彩,但就是这种极其简单的方式,这种趋近虚无的状态,使得他的文字有了无限的可能。

D.这篇小说以“我”出门远行途中的所见所闻为线索,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使小说的主题有了很上很深的底蕴。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天完全黑了,四周什么都没有,只有遍体鳞伤的汽车和遍体鳞伤的我。我无限悲伤地看着汽车,汽车也无限悲伤地看着我。我伸出手去抚摸着它。它浑身冰凉。那时候开始起风了,风很大,山上树叶摇动的声音像是海涛的声音,这声音使我恐惧,使我也像汽车一样浑身冰凉。

我打开车门钻了进去,座椅没被他们撬去,这让我心里稍稍有了安慰。我就在驾驶室里躺了下来。我闻到了一股漏出来的汽油味,像是我身上流出的血液的气味。外面风越来越大,但我躺在座椅上开始感到暖和一点了。我觉得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我躺在汽车的心窝里,想起了那个晴朗温和的中午,那时的阳光非常美丽。我记得自己在外面高高兴兴地玩了半天,然后我回到家,在窗外看到父亲正在屋内整理一个红色的背包,我趴在窗口问:“爸爸,你要出门?”

父亲转过身来温和地说:“不,是让你出门。”

“让我出门?”

“是的,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后来我就背起了那个漂亮的红背包,父亲在我脑后拍了一下,就像在马屁股上拍了一下。于是就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

9、在经历了这场浩劫之后,文中写出了“我”和汽车的哪些相同感受?作者把二者结合起来写有什么好处?

10、文中划线两句环境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11、出门远行前“我”的心情和感受怎样?小说的结尾为什么要补写出门远行前的这段经历?

12、理解句子的含义。

(1)我无限悲伤地看着汽车,汽车也无限悲伤地看着我。

(2)于是就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

二、拓展阅读评价

阅读下段文字,完成12—15题

用心脏生活

范晓波

我一直反对用成熟或者幼稚之类的词汇来衡量一个人的进步程度,因为这是一种基于大众准则的理性判断,并不能涵盖一种更接近诗意的生存。

我20岁左右的时候,经常因为过于率真浪漫而在为人处世上发生事故。所以便用法国著名风景画家柯罗来抵档别人对自己许多可笑举止的嘲笑。因为那么伟大的柯罗,对社会常识依旧知之甚少,以致父母从不放心他一个人单独出门,他五十多岁了,外出还必须向母亲请假。

柯罗的幼稚也许是因为他沉醉于对美的探索而忽略了对生活技能的演练,可以相信的是,他在画布上从不会迷路,并因此比那些成熟的人领略到了更多的人生辉煌。

还有另一种的不成熟,是因为无法学会和适应流行的价值准则。他们是时代的水土不服者,或者说,他们眼里根本就没有那些公共绿地上的栅栏,孤独的身影骄傲地掠过人群的尖叫和愤怒。

曾读过一个故事:一个欧洲商人在太平洋的一座小岛上发现一个老者手编的草帽很漂亮,每只售价20比索。商人想买一些到欧洲去卖,便问老者:如果一次买一万顶,每顶可以便宜多少?老者却答:每顶还要多加10比索,因为编一万顶相同的帽子会让我乏味而死。

我真是爱极了这个老人,他用近乎天籁的声音,对自以为是的商业法则说了一声不。

能列出的前辈还有许多。他们飞行在芸芸众生的头顶,相似的身影重叠在一起,成为我的精神教父,鼓励我在森林之外长成独特的一棵树——不计后果地爱,绝不含糊地恨。到了30岁还相信光荣与梦想。

有一种人,他取舍生活的主要依据不是得与失,甚至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对与错,人生指南里只有美与丑、泪水或者麻木之类的路标,他们不一定能抵达所谓的成功,但胸腔里永远装满了感动与幸福。

他们和人群最大的区别在于:人们习惯于用大脑指导人生,而他们,更喜欢用心脏生活。

13、文章第三、四段中的“成熟”和“不成熟”与我们通常的理解有着不同的内涵,它们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答:(1)成熟:

(2)不成熟:

14、老者售帽的故事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根据文意,对此进行概括说明。

答:

15、常人习惯于“用大脑指导人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答:

16、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这篇散文一反基于大众准则的理性判断,表达了作者“洒向生活都是爱”的人生态度。

B.从20岁经常“在为人处世上发生事故”,到30岁“还相信光荣与梦想”,这表明“我的率真与浪漫依然未改”。

C.同对待柯罗只知道绘画的“幼稚”一样,作者对“还有一种人”的“不成熟”也是持赞赏态度的。

D.文中的“前辈”教诲我们:不计得失,不管对错,只要努力追求并获得成功,就会得到人生的感动和幸福。

E.作者以哲人的思索、哲理性的语言,为我们揭示了一种生活的道理,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

三、写作运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本书叫《虚掩的门》,你只需翻一下,上下五千年、大千世界就在你面前敞开了。生活中有许多神秘的或美好的东西,似乎难以寻觅,难以理解,难以登堂入室,但只要你有勇气、善思考、敢行动,美好神秘的世界之门就会向你敞开,原来它只是虚掩的。

请就“虚掩的门”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提示:“虚掩的门”并非字面意义的“实指”,而是字面意义背后的“虚指”。“虚指”的对象究竟是什么?材料中已有揭示,如“生活中有许多神秘的或美好的东西”及“美好神秘的世界之门”,这便是命题的意义指向。只要你用哲学的见解或文学的眼光,诠释或描写出某个具体的美好而神秘的世界或境界,如数学趣味、写作快感、昆虫世界、秀丽山水等看似神秘、美好、难以登堂入室,却往往在有勇气、善思考、敢行动者面前敞开大门,敞开胸襟,让你登堂,还让你入室;相反,它常常在怯弱者、愚钝者、空谈者面前紧闭着,并遮掩着它美好而神秘的面纱。

参考答案

1.B(背:bèi)

2.C(“倍”应为“辈”)

3.D(虽然有比喻词“象”但不是比喻句)

4.C(“升腾”更符合蒸气的特点,所以①应选“升腾”;②;③修养: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而休养是休息调养的意思,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C)

5.D(A项表示大概的数连用不用加顿号。B“说”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冒号。C项所引的内容作“把”的宾语,引号内的句号应去掉。)

6.A(B句“它”指代不明,应在后一个“轻工业部”前加“该厂是”,同时把顿号改为逗号;C句有歧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回国不得参赛,但现在可以参赛”;D句指代不明,飞机还是飞鸟“坠毁”不清。)

7.C(A.不厌其烦:不嫌麻烦。用在句中是贴切的。B.敲山震虎:指制造攻击的声势,使隐蔽的对方惊恐害怕。C.苦心孤指:指刻苦用心地钻研探求,到达独创的程度。用在此句不符合语境。D.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8.D(小说的线索应该是:旅店、寻找旅店。)

9.经历了这场浩劫后“我”和汽车都遍体鳞伤,浑身冰凉,无限悲伤,但心窝还是暖和的。作者把他们结合起来写是因为两者有相似的经历,更重要的是作者借汽车这一有形的实体,用它的遭遇来表现“我”在这场经历后内心的感受。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让人真实可感。

10.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理感受,两句景物的描写分别写出了出门远行后和远行前的不同心情。通过对照来引发读者的思考,使文章有了较深的底蕴。

11.出门远行前的心情是高兴欢快的。补写出门远行前的这段经历是为了和远行后的悲伤形成对照,通过情感的巨大反差来反映人物的心理感受,深化小说的主题。

12.(1)作者把汽车当作人来写,通过“我”和汽车的对视,写出了远行遭遇挫折后、理想破灭之时的无奈。

(2)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我”初次出门远行的兴奋、高兴之情。(意对即可)

13.(1)指谙熟人情世故,通晓社会常识,掌握生活技能。

(2)指不遵守社会规则,放荡不羁,傲慢自负。

14.追求美好的心灵感受比追求物质利益更重要。

15.以得失、对错为准则来取舍生活。

16.B、E(A作者的人生态度有“不计后果地爱”和“绝不含糊地恨”两个方面;C两者的原因、结果都不同,作者对后者并不持赞赏态度;D应是“世俗意义上的对与错”,而且原文中说“他们不一定能抵达所谓的成功”。)

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 2021年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五篇

★ 高一语文教案人教版必修新编文档五篇

★ 2021高一语文教案人教版五篇

★ 高一语文教案人教版必修文档分享

★ 人教版新编高一语文教案指导案例五篇

★ 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年度教学计划五篇

★ 高一人教版语文教案教学参考范文五篇

★ 高一语文教案人教版必修课文五篇

★ 人教版高一必修语文教案指南五篇

★ 高一语文人教版新编授课教案参考五篇

展开剩余30%内容 »

2021十八岁出门远行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的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