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文百科网留学资讯范文高考学习
首页 > 学习 >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选自《板桥家书》。郑燮,清朝书法家、文学家。郑板桥所写的家书十分有名,在治家、做人、处事等方面均有极大成就。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教案

【学习目标】

1.推敲文中词义,积累重点文言实词。

2.初步掌握举例论证、比喻论证、正反论证的方法。

3.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真知灼见,并且能够指导自己的学习。

【重点难点】

1.重点:明确作者主张的读书方法;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真知灼见。

2.难点:初步掌握举例论证、比喻论证、正反论证的方法。

【课文提示】

1.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清代书法家、文学家,其书画造诣列“扬州八怪”之一。

2.本文是一封家信,也是一篇出色的驳论文。作为家信,作者不仅对堂弟循循教导、切切关爱,还有独特的主张;作为驳论文,要思路清晰,破中有立、立中有破。

【正音正字】

阿房宫ēpáng  睢suī  迄qì   辄 zhé  钜鹿jù

垓下 gāi   钝dùn  贮zhù  龌龊wòcuò

【词语积累】

过目成诵  应接不暇  韦编三绝  微言精义  生知安行

【初学课文】

1.朗读课文。

2.本文讲了一个什么问题?

作者反对“过目成诵”的说法,他认为“过目成诵”是无济于事的。

3.围绕上述问题,作者从哪些方面揭示其弊病的?

围绕“过目成诵”,作者从两方面揭示其弊病:

①“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过目成诵”的人是不会有成就的。

②“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过目成诵”的人是“没分晓的钝汉”。

4.针对上述问题,作者的主张是什么?

针对“过目成诵”的弊病作者主张:①深入探究“微言精义”。②“反覆诵观”精彩内容。

5.本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全文三段,先简明扼要地提出一个总的观点,然后分别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6.全文用了哪些论据?

全文使用的论据有:孔子韦编三绝、东坡夜读《阿房宫赋》、虞世南等平生无佳文、《史记》、小说家言。

7. 上述论据分别论证什么论点?

孔子韦编三绝、东坡夜读《阿房宫赋》两例从正面论证第一个分论点“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阐明深入探究“微言精义”而取得巨大成就。

虞世南等平生无佳文的例子,从反面论证第一个分论点,证明“过目成诵”不会有成就。

《史记》的例子,从正面论证“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指出“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阐明“反覆诵观”精彩内容的必要性。

“小说家言”则从反面论证第二个分论点,证明不分优劣,“其龌龊亦耐不得!”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按要求,逐句翻译全文。

3.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郑板桥的生平及其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翻译:读书把过目成诵作为本领是最不能解决问题的。

原文: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

翻译:眼睛看清楚了,心中匆忙,无法细想,眼睛应接不暇,如同在剧场看到美女,看一眼就过,对我有什么用呢?

原文: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

翻译:从古到今一千多年过目成诵的人,谁有像孔子一样的(成就)?

原文: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翻译:孔子读《易》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不知道翻来覆去阅读了几千遍,细微精粹的含义,越探索越明了,越钻研越深入,越读越没有穷尽。

原文: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翻译:即使生知安行的圣人,也是不抛弃艰苦努力学习的工夫。

原文: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

翻译:苏轼读书不需要读两遍,然而他在翰林阅读《阿房宫赋》到四鼓,老年的吏史困倦不堪,苏轼仍然潇洒的样子一点也不疲倦。

原文: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

翻译:怎么能够看一遍就记住,就结束学习呢!

原文: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翻译: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一生读书不读第二遍,始终没有好文章。

原文: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

翻译:而且读一遍就能背诵,还会所有的东西全都记诵的弊病。

原文: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

翻译:就如《史记》一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精彩,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精彩。

原文: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

翻译:反复阅读,值得欣赏值得感叹的,就在这几段了。

原文: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

翻译:如果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不成了没有分辨能力的笨人!

原文: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翻译:还有小说家的作品,各种低俗的传奇恶俗的戏曲,以及打油诗词,也都过目不忘,就像一个破烂的厨柜,臭油坏酱全都储藏在里面,这种龌龊也是不能忍受的!

【朗读课文】

【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

2.根据自己情况,选做六个“思维训练”题。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

1.从本文找出成语。

过目成诵  应接不暇  韦编三绝  微言精义  生知安行 )

2.请你为大家介绍一下文章涉及的名人名著。

《易》:《周易》的简称,又名《易经》,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易》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大约著于战国与秦汉之际,非一人一时之作。“易”有变易、简易、不易三义。《易》通过八卦形式(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推测自然与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提出一些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

孔子:名丘,字仲尼,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人尊奉为圣人。晚年,他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他删修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他首开私立学校的先河,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项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打败,从垓下突围到乌江后自杀。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司马迁著。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东坡: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散文纵横奔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飘逸不群,独具风格;词豪迈雄壮,开豪放派先河;工书善画,是我国古代文化史上少有的全才。

《阿房宫赋》:唐代杜牧23岁作。这篇文赋,打破四六定格,融入古文句法,是文赋成熟的标志,影响了苏轼的《赤壁赋》。

3.请你为大家介绍一下文章涉及的历史事件。

钜鹿之战:秦末农民起义军摧毁秦军主力的战役。秦二世派秦将章邯攻赵,以重兵围钜鹿。宋义和项羽分别为正、副将,率起义军救赵。宋义在中途不进,项羽杀宋义后渡漳水,破釜沉舟,只带三天干粮,表示血战到底的决心。在钜鹿激战多次后,大破秦军。

鸿门之宴:刘邦攻占秦都咸阳后,项羽进驻鸿门,准备消灭刘邦。刘邦应邀到鸿门会见项羽。宴会上,项庄舞剑,欲杀刘邦;项伯也舞剑,以身掩护刘邦。最后樊哙执剑闯入,刘邦趁机脱险。

垓下之会:楚汉战争的最后决战。刘邦将项羽围困在垓下。项羽粮尽援绝,四面楚歌,以为刘邦已得楚地,突围至乌江自刎。

4.“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这句话在全文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在全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5.怎么理解作者关于《史记》的议论?

作者指出《史记》的精妙之处,认为对此应该反复诵读,然而从总体看,《史记》不必篇篇都看。这告诉我们:读书要有选择,应该学其精华,去其糟粕,即使《史记》这样的千古名著,也不例外。

6.本文作者的观点有何新颖之处?

一般人以为“过目成诵”、“无所不诵”是好事。而郑燮以具体的事例,批驳了这种观念,认为“过目成诵”,“最是不济事”,而应该反复阅读“微言精义”;还指出“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而应该选择精华“反覆诵观”。这种认识和主张与众不同,颇有新意。7. 以郑墨的口吻,用现代汉语,给郑燮写一封回信,谈谈读书心得。

【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

2.预习《黄生借书说》,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原文和译文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译文

读书以看一遍就能背为才能,其实这个最不顶用。

就在眼中看了一下,心中匆匆而过,根本用不了多少心神,这样看来看去根本来不及,就像看场中的美女,看一眼就过去了,跟我有什么关系呢?从古到今,过目就能背诵的人,他们又有谁能比得上孔子呢?孔子读周易读到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好几次,不知道他读过多少遍,书里隐藏的细微含义,越读越明了,越钻研越深入,越读越没有穷尽。虽然是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圣人,也都勤学苦练,下足功夫。苏东坡读本书都不用读两遍,但是他在翰林院读《阿房宫赋》读到四更天,翰林院的老吏觉得他读书读得很辛苦,东坡却洒脱而丝毫不觉得苦。难道就因为看了一遍就可以记住而把书丢下不管了吗?只有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不再读书,之后就再没有好文章了。

而且过目一遍能背,又有什么都背的坏处。如史记一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最出色,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最出色。反复的看、背,你可能一会欣喜,一会悲泣,就在这几段中。但如果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难道不是一个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各种传奇恶曲以及打油诗词,也都过目不忘,就像破烂厨柜,臭油坏酱都储藏在其中,这种肮脏无法忍受.

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顽耍,务令忠厚悱恻,毋为刻急也。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顽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摺拉而死。夫天地生物,化育劬劳,一蚁一虫,皆本阴阳五行之气姻蕴而出。上帝亦心心爱念。而万物之性人为贵,吾辈竞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蛇螈蜈蚣豺狼虎豹,虫之最毒者也,然天既生之,我何得而杀之?若必欲尽杀,天地又何必生?亦惟驱之使远,避之使不相害而已。蜘蛛结网,于人何罪,或谓其夜间咒月,令人墙倾壁倒,遂击杀无遗。此等说话,出于何经何典,而遂以此残物之命,可乎哉?可乎哉?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而姑纵惜也。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也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夫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可将此书读与郭嫂、饶嫂听,使二妇人知爱子之道在此不在彼也。

译文

郑板桥晚年得子,爱子之心胜于一般之人。但因当时他在山东潍县当县令,妻儿在江苏兴化老家(不带家属,其清廉可见一斑),故不能当面教子,遂将管束儿子的义务托付给他的“舍弟”。他在信中嘱咐其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强调引导其子发扬平等、博爱精神,切忌以老子做官而傲视其他童伴。一个处于封建时代的上层人物,能够坚决摒弃等级世俗观念,实在难能可贵。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他竟把“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视为“小事”一桩,而将读书“明理,做个好人”当作第一要事。这种超凡脱俗的人生观,不但在当时显得高明,即使在当代社会亦属智者之列。他的这些远见卓识,不正是对“官贵民贱”之说、“读书无用”之论、“好人吃亏”之见,一通有力的批驳吗?!

郑板桥的爱子之道“怪人”郑板桥教子观点似乎也怪。1749年他在潍县当知县时,给兴化县家里替他主管家务的堂弟郑墨写了封家书,嘱托郑墨怎样教育刚入塾就师的6岁儿子。在信上他抄录了前人的四首顺口好读的五言绝句,并嘱咐家人:“令吾儿且读且唱,月下坐门槛上,唱与二太太、两母亲、叔叔、婶娘听,便好骗果子吃也。” 那四首诗都是反映封建社会对农民的惨重压榨和农民的苦难生活的。他在家信中说:“夫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可将此书(信)读与郭嫂、饶馊听,使二妇人知爱子之道在此不在彼也。”他极力反对有些读书人“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起手便错走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这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对学生和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克服只重视考分忽视德育的倾向,是有裨益的。爱子,特别是爱独生子,是人之常情,但爱需要正确的方法、手段。正如郑板桥在信中说的:“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假爱。

今天一切爱子者和一切爱高材生的师长,也当从郑氏“爱之必以其道”中汲取教益。如果忽视德育,说不定还会造就出“不肖子孙”来。 郑板桥的爱子之道,怪么?其实不怪。

潍县寄舍弟墨第三书

富贵人家延师傅教子弟,至勤至切,而立学有成者,多出于附从贫贱之家,而已之子弟不与焉。不数年间,变富贵为贫贱:有寄人门下者、有饿莩乞丐者。或仅守厥家,不失温饱,而目不识丁。或百中之一亦有发达者,其为文章,必不能沉著痛快,刻骨镂心,为世所传诵。岂非富贵足以愚人,而贫贱足以立志而浚慧乎!我虽微官,吾儿便是富贵子弟,其成其败,吾已置之不论;但得附从佳子弟有成,亦吾所大愿也。至于延师傅,待同学,不可不慎。吾儿六岁,年最小,其同学长者当称为某先生,次亦称为某兄,不得直呼其名。纸笔墨砚,吾家所有,宜不时散给诸众同学。每见贫家之子,寡妇之儿,求十数钱,买川连纸钉仿字簿,而十日不得者,当察其故而无意中与之。至阴雨不能即归,辄留饭;薄暮,以旧鞋与穿而去。彼父母之爱子,虽无佳好衣服,必制新鞋袜来上学堂,一遭泥泞,复制为难矣。夫择师为难,敬师为要。择师不得不审,既择定矣,便当尊之敬之,何得复寻其短?吾人一涉宦途,既不能自课其子弟。其所延师,不过一方之秀,未必海内名流。或暗笔其非,或明指其误,为师者既不自安,而教法不能尽心;子弟复持藐忽心而不力于学,此最是受病处。不如就师之所长,且训吾子弟不逮。如必不可从,少待来年,更请他师;而年内之礼节尊崇,必不可废。

又有五言绝句四首,小儿顺口好读,令吾儿且读且唱,月下坐门槛上,唱与二太太、两母亲、叔叔、婶娘听,便好骗果子吃也。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耘苗日正午,汗滴禾下土;认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得放脚眠,蚊虫猎蚤出。

潍县寄舍弟墨第四书

凡人读书,原拿不定发达。然即不发达,要不可以不读书,主意便拿定也。科名不来,学问在我,原不是折本的买卖。愚兄而今已发达矣,人亦共称愚兄为关头读书矣,究竟自问胸中担得出几卷书来?不过挪移借贷,改窜添补,便尔钓名欺世。人有负于书耳,书亦何负于人哉!昔有人问沈近思侍郎,如保是救贫的良法?沈曰:读书。其人以为迂阔。其实不迂阔也。东投西窜,费时失业,徒丧其品,而卒归于无济,何如优游书史中,不求获而得力在眉睫间乎!信此言,则富贵,不信,则贫贱,亦在人之有识与有决并有忍耳。

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

无论时文、古文、诗歌、词赋,皆谓之文章。今人鄙薄时文,几欲摒诸笔墨之外,何太甚也?将毋丑其貌而不鉴其深乎!愚谓本朝文章,当以方百川制艺为第一,侯朝宗古文次之;其他歌诗辞赋,扯东补西,拖张拽李,皆拾古人之唾余,不能贯串,以无真气故也。百川时文精粹湛深,抽心苗,发奥旨,绘物态,状人情,千回百折而卒造乎浅近。朝宗古文标新领异,指画目前,绝不爱古人羁绁;然语不遒,气不深,终让百川一席。忆予幼时,行匣中惟徐天池四声猿、方百川制艺二种,读之数十年,未能得力,亦不撒手,相与终焉而已。世人读牡丹亭而不读四声猿,何故?

文章以沉着痛快为最,左、史、庄、骚、杜诗、韩文是也。间有一二不尽之言,言外之意,以少少许胜多多许者,是他一枝一节好处,非六君子本色。而世间纤小之夫,专以此为能,谓文章不可说破,不宜道尽,遂訾人为刺刺不休。夫所谓刺刺不休者,无益之言,道三不着两耳。至若敷陈帝王之事业,歌咏百姓之勤苦,剖晰圣贤之精义,描摹英杰之风猷,岂一言两语所能了事?岂言外有言、味外取味者,所能秉笔而快书乎?吾知其必目昏心乱,颠倒拖沓,无所措其手足也。王、孟诗原有实落不可磨灭处,只因务为修洁,到不得李、杜沉雄。司空表圣自以为得味外味,又下于王、孟一二等。至今之小夫,不及王、孟、司空万万,专以意外言外,自文其陋,可笑也。若绝句诗、小令词,则必以意外言外取胜矣。

“宵寐匪祯,札闼洪庥。”以此訾人,是欧公正当处,然亦有浅易之病。“逸马杀犬于道”,是欧公简炼处,然五代史亦有太简之病。高密单进士粮曰:“不是好议古人,无非求其至是。”

写字作画是雅事,亦是俗事。大丈夫不能立功天地,字养生民,而以区区笔墨供人玩好,非俗事而何?东坡居士刻刻以天地万物为心,以其余闲作为枯木竹石,不害也。若王摩诘、赵子昂辈,不过唐、宋间两画师耳!试看其平生诗文,可曾一句道着民间痛痒?设以房、杜、姚、宋在前,韩、范、富、欧阳在后,而以二子厕乎其间,吾不知其居何等而立何地矣!门馆才情,游客伎俩,只合剪树枝、造亭榭、辨古玩、斗茗茶,为扫除小吏作头目而已,何足数哉!何足数哉!愚兄少而无业,长而无成,老而穷窘,不得已亦借此笔墨为糊口觅食之资,其实可羞可贱。愿吾弟发愤自雄,勿蹈乃兄故辙也。古人云:\'诸葛君真名士。\' 名士二字,是诸葛才当受得起。近日写字作画,满街都是名士,岂不令诸葛怀羞,高人齿冷?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练习题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1.本文作者 , 代 家 家。本文选自

2.注意下列加粗字的读音:

应接不暇 阿房宫 睢阳 迄无佳文 贮其中 龌龊

3.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最是不济事(济: )

⑵与我何与也(与: )

⑶愈往而不知其所穷(穷: )

⑷坡洒然不倦(洒然: )

⑸亦复寓目不忘(寓目: )

⑹其龌龊亦耐不得(龌龊: )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 最新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材备课教案五篇

★ 八年级上册语文精编备课教案文档五篇

★ 人教版的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详案五篇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汇集五篇

★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简案五篇

★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的教案详案采集五篇

★ 中学八年级上册语文经典教案参考五篇

★ 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五篇

★ 部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案五篇

展开剩余30%内容 »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的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