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文百科网留学资讯范文高考学习论文
首页 > 波兰诗人米沃什诗句:波兰作家有几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波兰诗人米沃什诗句:波兰作家有几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目录
  • 1.波兰作家有几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 2.鉴赏米沃什《礼物》。
  • 3.谁知道波兰女诗人写的《一见钟情》完整版
  • 4.Czeslaw Milosz的background,life,works,literary view,literary style,place in literary history
  • 5.立陶宛和美国有什么历史渊源
  • 6.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他们的代表作
  • 7.第二个获诺贝尔奖的波兰人

1.波兰作家有几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当时立陶宛仍然属于波兰的版图(直到1940年归属于前苏联)。但米沃什的家庭从16世纪起就讲波兰语,米沃什仍然把波兰视为祖国,并坚持用波兰语写作。我是一个波兰诗人“不是立陶宛诗人,并于1936年发表了第一本诗集《冰封的日子》”从诗人早期作品的主题已经可以看出他后来写作风格的端倪,通常是从结合了诗人现实经历的历史视角出发。而以田园诗兼启示录式的手法表现出简洁意象:战后他曾担任波兰外交官”在波兰驻美国与法国的使馆里。与政府决裂后曾去法国,并于1960年离开法国来到美国。他担任伯克莱大学的斯拉夫语言和文学教授达20多年之久。诗人结束了接近30年的流亡生活。回到波兰以后,就一直住在克拉科夫,他在国外发表了20多部诗集和小说。

2.鉴赏米沃什《礼物》。

非常直白,这有些像是日记,晚上安静下来,对于一整天的事情很有心情地做一下记载,这一天也完全可以是诗人的创造。这一行诗是对全诗的概括,雾早已散去,蜂鸟悬停在忍冬的花上,这两行诗完全可以看作是写实。早晨的雾散去之后就是白天了;这预示着较长时间地在花园里侍弄花草。米沃什曾在1994年出版的《猎手的一年》一书的第一篇日记里明确地写到他家院子里种的许多花”或许他当年真的在侍弄完这些植物后获得了写诗的灵感或兴致,想像一下米沃什的生活。读书、写作、教书、在花园里劳作……似乎作为诗人的生活有些过于安逸了,诗人的思考和感受往往是看不见的。心灵的风暴和音乐表达出来才会为人所知:第三行诗使前三行诗一起变得生动起来,人在花园里劳作,蜂鸟也在劳作,两者的劳作或许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这里隐含着赞美的语气,没有这行诗,这篇作品的开头部分将会显得沉闷,诗人表达了他的伦理、哲学和历史的观念。当然他写得充满感性,欲望、虚荣、苦难和过去的自我似乎都被超越了,如果对米沃什的人生经历有些了解可能会更有助于读者的理解和感受,更细致地品味其中的张力,幸福是建立在过去之上的一种对现在的感受。抛却过去的经验就无法谈论幸福,却构成这首诗最为厚重的部分。充满回味。一首好诗既可以构思得来,也可能由灵感所赐,但看上去都会觉得它是浑然天成,诗人只不过是像笔或纸一样的工具。对于这首诗即使作新批评式的解读。

3.谁知道波兰女诗人写的《一见钟情》完整版

一见钟情[波兰]辛波丝卡They're both convinced他们两人都相信that a sudden passion joined them.是一股突发的热情让他俩交会。这样的笃定是美丽的,but uncertainty is more beautiful still.但变化无常更是美丽。re sure既然从未见过面,所以他们确定that there'd been nothing between them.彼此并无任何瓜葛。But what'hallways---但是听听自街道、楼梯、走廊传出的话语——perhaps they'他俩或许擦肩而过一百万次了吧?I want to ask them我想问他们if they don't remember---是否记不得了——a moment face to face在旋转门in some revolving door?面对面那一刻?sorry"或者在人群中喃喃说出的“对不起”wrong number"caught in the receiver;或者在听筒截获的唐突的?打错了“but I know the answer.然而我早知他们的答案”No?they don'。t remember.是的,他们记不得了;d be amazed to hear他们会感到诧异。倘若得知that Chance has been toying with them now for years.缘分已玩弄他们多年;Not quite ready yet尚未完全做好,成为他们命运的准备,缘分将他们推近,驱离,阻挡他们的去路,憋住笑声and then leaped aside.然后闪到一边,有一些迹象和信号存在。even if they couldn',t read them yet.即使他们尚无法解读,Perhaps three years ago也许在三年前or just last Tuesday或者就在上个星期二a certain leaf fluttered from one shoulder to another;有某片叶子飘舞于肩与肩之间。Something was dropped and then picked up.有东西掉了又捡了起来?maybe the ball that vanished天晓得?也许是那个into childhood',消失于童年灌木丛中的球;There were doorknobs and doorbells还有事前已被触摸where one touch had covered another层层覆盖的beforehand.门把和门铃?Suitcases checked and standing side by side.检查完毕后并排放置的手提箱?有一晚,也许同样的梦,grown hazy by morning.到了早晨变得模糊,毕竟都只是续篇,and the book of events而充满情节的书本is always open halfway through.总是从一半开始看起.一九九六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波丝卡(Wislawa Szymborska),诗作虽具高度的严谨性及严肃性,在波兰却拥有十分广大的读者。她一九七六年出版的诗集《巨大的数目》,这在诗坛真算是巨大的数目。在克拉科夫著名的的雅格隆尼安大学修习社会学和波兰文学。她在波兰日报副刊发表了她第一首诗作〈我追寻文字〉。当她正打算出第一本诗集时,波兰政局生变,主张文学当为社会政策而作。辛波丝卡于是对其作品风格及主题进行全面之修改,诗集延至一九五二年出版,名为《存活的理由》。辛波丝卡后来对这本以反西方思想,致力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的处女诗集,显然有无限的失望和憎厌,在一九七O年出版的全集中,她未收录其中任何一首诗作。第二本诗集《自问集》出版。在这本诗集里。

4.Czeslaw Milosz的background,life,works,literary view,literary style,place in literary history

米沃什(CzesiawMiiosz)1911年出生于立陶宛维尔诺附近的谢泰伊涅里一个贵族家庭。当时立陶宛仍然属于波兰的版图(直到1940年归属于前苏联)。当地语言混杂,但米沃什的家庭从16世纪起就讲波兰语,因此,尽管此后一生漂泊不定,并精通好几种语言,米沃什仍然把波兰视为祖国,并坚持用波兰语写作。他曾说:“我是一个波兰诗人,不是立陶宛诗人。”米沃什在大学里学习法律,并于1936年发表了第一本诗集《冰封的日子》。从诗人早期作品的主题已经可以看出他后来写作风格的端倪:通常是从结合了诗人现实经历的历史视角出发,而以田园诗兼启示录式的手法表现出简洁意象。他经历过“二战”的纳粹时期。战后他曾担任波兰外交官,在波兰驻美国与法国的使馆里,负责文化事务。与政府决裂后曾去法国,并于1960年离开法国来到美国。在那里,他担任伯克莱大学的斯拉夫语言和文学教授达20多年之久。1989年后,诗人结束了接近30年的流亡生活,回到波兰以后,就一直住在克拉科夫。作品简介:他在国外发表了20多部诗集和小说,主要的有《白昼之光》(1953)、《诗的论文》(1957)、《波别尔王和其它的诗》(1962)、《中了魔的古乔》(1964)、《没有名字的城市》(1969)、《太阳从何方升起,在何处下沉》(1974)、《诗歌集》(1977)及长篇小说《权力的攫取》(1955)和《伊斯塞谷》(1955)等不知道你要的是英文版的还是中文版的。

5.立陶宛和美国有什么历史渊源

立陶宛和美国的渊源主要体现在立陶宛从19世纪中期开始有大量移民前往美国,在很多大城市形成了有相当规模的移民社区。受启蒙思想影响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境内有立陶宛血缘的波兰贵族塔杜施·柯斯丘什科,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就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塔杜施·柯斯丘什科后来回到了波兰,余生都在为波兰-立陶宛联邦的独立和反抗沙俄的侵略而奋斗不息。美国就成了很多波兰-立陶宛政治流亡者和不愿受沙俄殖民统治的波兰人、立陶宛人的移民目的地。随着1861年沙俄开始改革,被沙俄瓜分的波兰-立陶宛境内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大量的失地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谋生,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选择漂洋过海来到新大陆。由于教育水平普遍不高,他们在美国大多从事重体力劳动和低技术工作,厄普顿·辛克莱的名著《屠场》,就描绘了20世纪初芝加哥立陶宛裔屠宰工人在社会底层的悲惨遭遇。但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立陶宛移民在美国的生存境遇也不断改善,也更多地参与到美国的社会生活中来。一个最明显的事例就是立陶宛移民在美国广泛参与了在美国普及中的篮球运动,并把这项运动带回了祖国发扬光大。为了躲避纳粹德国和共残主义苏联的迫害,有大量立陶宛人逃离祖国来到美国,其中包括著名人类学家、印欧语族群到来前古欧洲文化的卓越研究者玛丽亚·金布塔斯(Marija Gimbutas),也包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二十世纪东欧最伟大诗人之一的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ł很多犹太人就已经从维尔诺(Wilno)这一立陶宛-波兰历史文化名城城内有将近700年历史的东欧最大的犹太隔都(Ghetto)出发,走向欧洲,最终来到新大陆。当属20世纪一代小提琴家之王——亚沙·海菲兹(Jascha Heifetz)。维尔诺大多数的犹太人都在二战中被纳粹德国及部分立陶宛人帮凶屠杀殆尽了。

6.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他们的代表作

波兰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通讯集《旅美书简》,历史小说三部曲《火与剑》、《洪流》、《伏沃迪约夫斯基先生》;历史小说《十字军骑士》。进入华沙高等学校语文系学习,后因不满沙俄政府对学校的钳制愤然离校。大学时期即开始写作,是具有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现实主义作家,波兰语言大师”显克维支又完成了反映古罗马暴君尼禄的覆灭和早期基督教兴起的长篇历史小说《你往何处去》,1905年他因这部作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显克维支的作品再版次数和印数均居波兰作家之首,英国小说家、诗人,代表作品有诗集《营房谣》、《七海》。小说集《生命的阻力》和动物故事《丛林之书》等,1907年吉卜林凭借作品《基姆》获诺贝尔文学奖。是至今为止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3、罗曼·罗兰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用音乐写小说,罗曼·罗兰还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他积极投身进步的政治活动”声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代表作品有《名人传》、《约翰·克利斯朵夫》等,爱尔兰剧作家。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同时他还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和费边社会主义的宣传者。呼吁选举制度的根本变革,代表作品有《圣女贞德》、《伤心之家》、《华伦夫人的职业》等,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奥克帕克。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海明威的一生之中曾荣获不少奖项。

7.第二个获诺贝尔奖的波兰人

波兰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出生于当时的俄罗斯共和国,经济学,出生西蒙·佩尔斯基在Wiszniew,波兰(现维什涅瓦,白俄罗斯),物理学,和平,出生于波兰的话(波兰第二共和国),现在乌克兰,化学,现在立陶宛,出生在维尔纽斯,波兰第二共和国(现维尔纽斯,立陶宛),医药,生理学或医学,化学1911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尔逊 * 出生于波兰的分区(普鲁士帝国),物理学,文学,1905玛丽罗多夫斯卡居里,出生于波兰的分区(俄罗斯帝国),物理,1846年5月5日-1916年11月15日),波兰作家。主要作品有历史小说卫国三部曲:《火与剑》、《洪流》及《渥洛杜耶夫斯基先生》,主要反映的是17世纪时波兰人民反抗异族入侵的故事。他的其他著作包括《十字军骑士》、《你往何处去》、《在沙漠与荒野中》等。由于“他史诗一般的作品表现出的卓越成就”获1905年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以长篇小说创作的卓越成就获取诺贝尔文学奖的人,20世纪初时。鲁迅、周作人等人就开始将显克微支的作品翻译成中文,如今他的大部分长篇小说和部分中、短篇小说都有中文版本。

展开剩余30%内容 »

波兰诗人米沃什诗句:波兰作家有几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的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