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文百科网留学资讯范文高考学习
首页 > 学习 > 三峡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三峡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一篇明丽清新的山水散文,其记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描绘出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展现出了长江万里图中一帧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峡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三峡》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3、展开想象,体味文章意境。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教学难点】体味文章意境。

【辅助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 同学们猜是哪个地方?(三峡)那么,三峡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请看:

(播放三峡风光片)

看来,三峡的确魅力无穷。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请同学配乐朗读课文。(多媒体课件)

3、请大家齐读课文。(多媒体课件)

4、同学们自读课文,理解句意,自由欣赏三峡风光。(如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

刚才我们初步领略了三峡风光,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学生自由发言)

三、赏读课文,理解文意。

过渡:

听这些同学一说,我们脑海里有了一些对三峡的印象了,但还有点儿模糊,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四人小组合作,任选一景,用自己的话把它详细描述下来,好吗?(四人小组合作,一人执笔,其余三人口头描述。)

(组内代表发言)

过渡:

听了我们同学的描述,真的让人晃如身临其境,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其神。归纳起来看:

课文主要写了三峡的哪几方面的自然景观?(山水。)

请同学们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

(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水是湍急的、清澈的、凄寒的、等等。)

四、拓展延伸:

过渡:

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三峡的山,千年屹立,三峡的水,从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峡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观呢?三峡现在正在进行一项规模空前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那就是——

三峡大坝工程。

大家有查到关于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师生共同交流,多媒体展示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2002年11月6日,具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

2003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137.4米,10月31日,坝前水位提高到139米。

2009年,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到2009年三峡三期工程竣工,水位将抬高175米,请对照课文和查找的资料及图片,展开想象,描绘一下那时郦道元所描写的景观会有怎样的变化?

(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结

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红火的三峡工地,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我相信,不管这块神奇的土地怎么变,三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永远不会变,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

作业:

1 对三峡工程众说纷纭,你的看法呢?结合课文和你查找的资料,谈谈你对建立三峡水利工程的看法。

2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以“三峡”为主题的板报。

《三峡》课堂实录

师:上课!今天我们学习新课。请同学们回答一个问题,中国第一大河是——

生:长江。

师:对。那么,浩瀚的长江水流湍急,危崖壁立,景色最为壮观的风光当属——

生:三峡。

师:好,今天,我们就随着北魏时期的郦道元一起走进1500年前的三峡。(板书课题及作者)〔由显入微,导入简洁、明快。〕这是一篇描摹山水的美文,老师为大家范读一遍,请同学们看屏幕。〔范读。感知课文。〕(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CAI显现三峡风景图像及滚屏字幕)下面就请同学们参照注释细读课文,把课文读懂。注意同桌互相监读,不读错字、漏字,把握好节奏。〔细读。重在读懂、读通。〕(生高声朗读,气氛热烈,之后CAI显现出重点字、词、句,供学生解答)〔释疑,扫除理解障碍。〕

师:老师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文章的四个段落,比比看,谁读得好。全班同学一起监读,然后点评。〔分别读。感受、理解。〕

(学生朗读、点评)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好,也基本上理解了课文内容。本文选自的《水经注》是郦道元为《水经》一书做的注释,全书叙述了1350条水道,注文三十余万字,它历经战乱流传至今,成为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三峡》是其中的代表作(CAI显现古书《水经注》并翻页到选文处),全文仅一百五十余字,却思路清晰、音韵和谐,那么郦道元是如何用凝练的笔墨将三峡的万千气象尽收笔底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理清本文的结构。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简介课文出处,一“点”也不放过。速读。目的不同,“读”的方式就不同。〕

生:我认为这篇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写出了三峡山的特点,其余3段为文章的第二部分,写出了三峡四季水的特点。

生:我同意他的分法,但不同意他的观点,文章的第3、4段写“绝多生怪柏”、“高猿长啸”等,就不是写水。〔引导学生思考、质疑,重在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生:我认为第1段总写了三峡的地貌特征,其余3段以夏、春冬、秋为序描写了三峡的四季景色。

师:那么,同学们同意哪种观点呢?

生:第二种观点。

(板书文章结构)

师:那么三峡究竟有怎样的地貌特征呢?让我们先来看文章的第1段,请同学们稍稍思考一下。

生:我认为三峡的地貌特征是连绵不断,我是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一句看出来的。

师:很好。那么,如果我们把“略”字换成“俱”字可以吗?

生:不可以。“略”字准确地突出了山的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如换成“俱”,就使人感到不是山,而是一面墙了,表意不准确。

〔抓住重点词语,突出语言教学,通过比较、品味,加深对语意的理解,培养准确用词的能力。〕

师:(赞许地)那么谁能说说三峡还有怎样的地貌特征呢?

生:我认为三峡的地貌特征还有山的高耸入云,我是从“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一句总结出来的。

师:可是老师对第1段中最后一句还不太理解,它和这段文字有什么关系?(作思考状)

生:亭午、夜分才能见到日月,如果山不高、山不连,都不会形成这种景象,所以它进一步说明了三峡地貌特征是连绵不断、高耸入云。

师:很好,那么我们用山高岭连来概括三峡的地貌特征可以吗?(板书:山高岭连)那么,三峡真的像郦道元所写的这样山高岭连吗?老师请同学们看一组图像。

(CAI显现三峡的山景)

师:(配合图像解说,生沉浸其中)眼前这连绵不绝的群山,耸入云天的峰峦,雄奇险峻、苍天一线,真可谓“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这也更让我们不得不惊叹郦道元的生花妙笔。正是由于他能抓住特点描写景物,注重字词的锤炼,所以才能传神地刻画出三峡的地貌特征。

〔学习重点。〕

那么他又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三峡的四季之景呢?作者在字词锤炼上又有什么精妙之处呢?让我们一起讨论赏析文章的后3段,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勾画下来。

(生热烈讨论,师巡视)

师: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三峡夏季的景色。

生:夏季景色的特点是水流湍急。我是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一句看出来的。

生:我有一个问题,文章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顺序写景,而要先写夏景呢?

生:我来回答,因为三峡的水最具特色,而水又以夏水最盛,所以先写夏水。

生:我也有一个问题,既然“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怎么还会“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呢?

生:你没有注意到这样一句“或有王命急宣”,封建社会王权至上,皇帝有命令,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冒险行船。

〔读书贵在有疑,解疑其乐无穷。〕

师:(鼓掌)同学们能在讨论中发现并解决问题非常好。那么,我们用水流湍急来概括夏季景色特点可以吗?

(板书:水流湍急,CAI显现滚滚长江水)

师:(配合画面解说)如果说山塑造了三峡的形,那么水便是三峡的魂。郦道元被后人誉为“善写山水的大手笔”,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他又是如何描写春冬景色的?

〔紧扣学习重点,既抓景物特点,又抓重点词语。〕

生:这一段从色彩的角度描写了春冬景色,如“素湍绿潭”,还采取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如“回清倒影”、“飞溯其间”等。

生:“素湍绿潭”一句是从俯视的角度写的,“绝多生怪柏”是从仰视的角度写的。

生:我认为“素”字用得好,它让我想起了苏轼的“卷起千堆雪”。

生:我认为“绿”字用得好,写出了潭水之深,恰似“桃花潭水深千尺”一句。

(场面热烈,掌声不断)

师:春冬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老师请同学们看一组图像。

(CAI显现春冬美景)

师:(配合电脑画面解说)春冬的三峡真是无处不苍翠,流水尽飞泉,郦道元仅用只言片语就勾画出一幅色彩相间、动静相生、俯仰生姿的画面,用“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来形容此情此景应是再恰当不过了。

〔三处配合画面的解说,恰到好处,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文化品位。〕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用文章中的哪句话最能概括三峡的春冬之景呢?

生:(齐答)清荣峻茂。

(板书:清荣峻茂)

师:最后让我们看看三峡的秋天又别有一番怎样的景致呢?

生:三峡的秋天是寂静、凄凉的。(其他同学纷纷表示同意)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本文结尾引用渔歌起到怎样的作用?

师:你问得很好。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这个问题,老师请同学们看一组图像。

(CAI显现猿站在高处哀鸣,配合凄凉的音乐)

生:(动容地)我知道了,结尾引用渔歌更反衬了三峡的凄凉。

师:你总结得很好,但这只是从诗的内容上去体会,如果从修辞的角度去理解,引用有什么作用呢?(稍停,启发)如果把最后一句诗改写成一般的散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行舟至此,听猿声哀鸣,不觉涕泪沾裳”,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这种“改写”、“比较”,是纯粹的语言训练。语言的表情达意功能和作者运用语言的巧妙只有通过这样的训练才能更真切地体会出、感受到。〕

生:(恍然大悟)原文更工整,更凝练。

师:很好,在行文的过程中,如果恰当引用古人诗词佳句,不仅可以准确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而且可以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可读性,使文章更具音韵美。

讲到这,我们用什么词来概括三峡的秋景合适呢?

生:(纷纷地)寂静、凄凉。

师:老师用水枯谷凄来概括可以吗?

生:(齐)可以。

(板书:水枯谷凄)

师:好,同学们互相合作,共同赏析了三峡,那么谁能总结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呢?

生:(踊跃地)本文描绘了三峡的秀美风光,抒发了作者对壮美河山的热爱。

〔水到渠成。〕

(板书:江山如画)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同学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生:三峡景色秀美!

师:想去三峡吗?

〔巧妙引导,自然拓展。〕

生:想去!(笑声)

师:不只是你们想去,许许多多曾经到过三峡和未曾到过三峡的人们都想再睹她的芳容,因为那里正建设着一个举世瞩目的工程——三峡工程。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道:“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相信,三峡的明天会更美好!(生群情激昂,掌声如潮)

师:学完这篇文章,你觉得作者的哪些写作技巧是值得你借鉴、学习的呢?

〔强化学习重点。〕

生:抓住特点描写景物;注重字词的锤炼。

师:很好,我们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应善于借鉴、吸收这些写法的长处。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优美的古代散文,领略了三峡的秀美风光,品味了诗人精美的语言,那么就请大家高声朗读,试着把这篇短文背下来。

〔朗读、背诵。以“读”始,以“读”终,“读”贯始终,浑然一体。〕

(在齐声背诵中,下课铃响)

《三峡》文句品析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七百里”可见山长,“连山”“无缺”可见山多。写出了山的连绵不断,高低起伏。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刻画了山的雄奇险峻。仰视群山,峰峦叠嶂,耸入云天。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从侧面进一步渲染了山峰的险峻,江面的狭窄,苍天一线,真可谓“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襄陵、阻绝”是写夏水的凶险,水涨路绝;“朝发、暮到”“千二百里”写夏水的迅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用比较的方法更加表现了夏水的迅疾。我们似乎看到了三峡汹涌向前、奔腾咆哮的江流,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坐在小小木船上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惊心动魄的快感,让人顿生万丈豪气。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春冬江景,水退潭清,山水秀美。低有急流深潭,潭有倒影;高有绝巘怪柏,精心点染。你看,雪白的是急流,碧绿的是深潭,回旋的是粼粼的清波,晃动的是倒映的物影。“清”“荣”“峻”“茂”一字一景,字字珠玑,简洁精当。我们似乎听到了那哗哗的水声,似乎感觉到了随风飘洒到脸颊上的细微的飞沫。这幅画面可谓是动静相生、俯仰生姿、色彩相间。如:描写春冬景象,以“素”、“绿”绘色,以“湍”、“悬”、“漱”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写秋景,则重在绘声,“长啸”、“凄异”、“哀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其描绘手法因时而变,因景而异,显得变化多端,摇曳生姿。而作者的情感则蕴涵其中,一个“趣”字,确切地表达了此时的愉悦之情,而一个“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也是对秋景所触发的感情。

“林寒涧肃”足够凄清,“高猿长啸”足够凄异,“哀转久绝”足够凄凉。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那一声悠长的渔歌给秋景笼罩上了悲寂、凄凉的气氛。


三峡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 鲁教版2021年份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五篇

★ 七年级上语文教案模板五篇

★ 七年级上语文教案优秀样板五篇

★ 最新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案例

★ 七年级语文备课教案上册模板五篇

★ 初中七年级语文详细的教案五篇

★ 语文七年级2021年上册优秀教案设计五篇

★ 七年级语文上册名师同步备课教案五篇

★ 七年级上册语文优质教案设计五篇

★ 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分享五篇

展开剩余30%内容 »

三峡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的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