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文百科网留学资讯范文高考学习
首页 > 学习 > 语文九年级教学设计5篇

语文九年级教学设计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九年级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九年级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理解十则语录中包含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为人处世;

2.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课堂核心 核心

知识 《论语》中包含的道理。

核心

能力 学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为人处世;

核心

方法 1.知人论世。

2. 反复诵读。

《论语》十则复习

《论语》四则

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②孔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佞④,损矣。”(《季氏》)

⑨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④子夏日:“日知其所亡⑤,月无忘其所能⑥,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张》)

【注释】①[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谅,诚信。②[便辟(piánpì)]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③[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④[便佞(piánnìng)]善于花言巧语,丽言不符实。⑤[所亡]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亡,同“无”。⑥[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已懂的道理等。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 (2)学而不思则罔 (3)可谓好学也已矣

15.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译文:

(2)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16.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 (4分)

《论语》十则复习试题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习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是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译文:曾参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害。”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译文:孔子说:“仲由,我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和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在内心自己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语文九年级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体会成长中的感受;

2.理解文意,概括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

3.了解小说三要素,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1.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2.标题的含义。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体会成长中的感受;

2.理解文意,概括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

一、 导入

有这样一个故事:佛祖问众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说:“用菩提叶去遮盖它。”“用净水瓶去盛它。”佛祖微微一笑:“把它放到大海里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滴水若不融入大海就会干涸,那么人呢?一个人如果不把自己融入社会,会怎么样呢?(学生自由答:孤独、寂寞、疯狂),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叫杜小康的同龄人,他的一段难忘的生活经历,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启发。今天我们就要跟随一对父子去进行一次“孤独之旅”。(板书课题:孤独之旅)

二、检查预习情况(出示投影仪)

1、给加点的字注意并解释词语。

厚实:____________嬉( )闹:___________觅( )食:___________

驱( )除_______回应:_ ________歇( )斯底里:____________

2、参考

厚实:富裕。 嬉闹:笑着闹着。 觅食:寻找食物。

驱除:赶走,除掉。 回应:回答。 撩逗:挑弄,引逗。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3、作家作品简介

曹文轩,当代作家、儿童文学家。《草房子》是一部关于少年生活的长篇小说。

二、阅读课文,感知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要求学生:

(1)标出生字新词,查阅工具书注音释义。(检查学生预习笔记)

(2)抓住要点概括杜小康的放鸭经历。(指名复述故事情节。)

(3)引导学生评价、补充同学的概述的不足。

2、反感知情况

(1)评价学生概述的得与失。

(2)归结概述课文的要求:抓住要点,突出重点;语言简洁,叙述清楚。

参考: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随父背井离乡,到人迹罕至的芦荡放鸭。孤独、寂寞和恐惧迫使小康渐渐走向成熟。在一场暴风雨中小康独自一人出去寻找逃窜的鸭子,他感到自己长大了。

3.再读课文(默读),列出故事情节提纲,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

开端---杜小康失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语文九年级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作者表面描写的是草莓,实际上是通过它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要学生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是一颗秋天的草莓,也就是文章的题目,了解作者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这是散文的常用手法;使学生了解时间是宝贵的,生命的演进是大自然的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青春岁月是人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教导学生要珍惜现在的宝贵时光,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过程与方法:可以先拿一些草莓让学生品尝,然后问学生草莓的味道,指出现在的草莓和其他季节草莓在味道上的区别。然后引出草莓味道不同的原因是季节上的差异,从而把学生的思路引向课文;引导学生的联想能力,通过观察事物,把思绪展开,由物及事及人及感,抒发自己的感情;教师可以找一些关于劝戒人们珍惜时光的诗歌进行朗读,让学生仔细体会和揣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的态度,培养珍惜生命的情感,养成不浪费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1、让学生通过观察事物进行丰富的联想,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

2、使学生真正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理解作者是怎样由物及感的。

3、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和青春,怎样才能生活得更有意义。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课前先买一些草莓,准备上课时带到教室;课前找一些描写由夏季到秋季转变时情景的文章。

2、学生准备

课前认真通读全文,找出自己的疑问;找出本文的写作手法,并和前面几篇作比较。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季节更替、生命演变,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每个人因自己的生活的经历、知识层面的种种不同,对不同的“物”,或者是对相同的“物”,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波兰作家伊瓦什凯维奇的散文《草莓》,体会作者对时光、对生命的别样的感悟。

二、初读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三、正音

槲树 枝柯 禀赋 馨香 璀璨 惴惴不安 葱茏茂密

生意盎然 兴味醋然 湛蓝 沁人心脾 隐瞒 如花似锦

顷刻之间 韶华灿烂 荒诞 赋予 似水流年 从容不迫

四、研读

1、自由朗读1-3自然段,说说这几段描写的主要内容。

九月的农村景物

2、第1段和第3段描写的是同一个时节的几乎又是相同的景物,作者为什么这样着墨?

表现的侧重点不同,反应出来的人的心境也不相同。

3、第1段中的景物有何特点?人的心境如何?第3段呢?

4、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是与六月的景物形成比照,从而强调已逝的六月,景物的“另一种模样”和人的“另一番滋味”。

5、能不能揣测一下其中更为深层次的意韵?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

“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强调时光是从不随人的意志在流逝着。

6可人们的思维有时却会陷入一下误区,这个误区是什么呢?

以为一切都没有变。

7、作者这样一番感悟缘于什么呢?

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8、由此可见,文章第2段的作用是什么?

过渡,点题

9、概括1-3自然段的内容,并根据全文行文的思路,说说它的作用。

叙写了季节更替的不可抗拒,借此引发下文对生命演变的联想和感悟。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回顾上堂课的内容:文章的第一部分,叙写因季节更替而触发的情思,这一感悟的核心就是流年不再,作者借此为后文的联想作了铺垫。

二、研读

1、齐读4-6自然段,说说对这部分文字的理解。

是写对生命演变的联想和感悟。

2、说说这部分文字与前文的照应关系。

4、5段分别照应1、3段

例:

A:第1段: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依然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第4段: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

B:第3段: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第5段: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

C:第3段: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

第5段: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

4、作者借此来说明什么道理?

时光的一去不复返。

5、那么作者是否一味地沉浸在逝者如斯的消极感伤里?请从文中找出一些句子来说明。

例:

A、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B、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

C、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

D、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这些句子表明作者并不是沉浸在一种消极的感伤中,更多的是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表现了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

6、说说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作者将“六月草莓”与“妙龄十八的馨香”融合在一起,展示的是自然与人生的诗意的融合,给读者以更辽阔的思维空间。

板书设计:

4、草莓

九月 夏意正浓 联想 流年不再 珍惜生命

六月 秋的气息

语文九年级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1、反复朗读,理解诗意,词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古代诗词的形式和遣词造句的特点。

3、融入诗情画意之中,探究诗词的情趣和意趣。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在文学的王国里,我们常常感受到各种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的无穷的艺术魅力,其中,古典诗词给我们的享受尤为美妙。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五首古代诗词,感受这些诗词优美的意境和深沉的感情。

二、 学习第一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剑外:剑门关以南,今四川一部分,又称剑南。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灯片)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诗圣。其代表作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过程,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集》,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背景]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唐军收复了大河南北的大片土地,安史之乱算是平息了。但这时成都发生兵乱,杜甫避乱寄居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听到安史之乱被平定的消息,不禁惊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之中写了这首诗。这首诗极自然概括地写出了所有乱离人的共同感受,使它成为千古名篇。前人评这首诗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2、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听老师范读,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齐读一遍。

3、赏析课文

首联中的“忽传”、“初闻”、“满”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情形?(惊喜)

颔联、颈联写全家人欣喜若狂、准备还乡的情景。

尾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写诗人扇动想象的翅膀,迅捷如飞,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一幅疾速飞驰的画面闪现在我们面前。四个地名间漫长的距离瞬间即至,瞬间即过,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境。)

语文九年级教学设计5

《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

(明)吴承恩

主要内容: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等三大部分组成。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人物及性格特征:

孙悟空: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

猪八戒:一方面他好吃懒做,见识短浅,一遇困难就嚷着要散伙,爱占小便宜,耍小聪明,贪恋女色,常因此出丑,成为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另一方面,他也还不失忠勇和善良。在与妖魔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而且他能知错就改,还算淳朴憨厚,自有可爱之处。

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

主要事件:1、孙悟空大闹天宫;

2、三打白骨精;

3、车迟国斗法;

4、女儿国遇难;

5、真假美猴王;

6、智取红孩儿;

7、三调芭蕉扇等

阅读感受:①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语文九年级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 九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材教案优秀案例五篇

★ 2021年份九年级语文新编授课教案五篇

★ 九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设计五篇

★ 九年级优秀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设计五篇

★ 九年级语文备课教案2021年份案例五篇

★ 九年级新课标语文备课教案模板五篇

★ 2021初中九年级新编语文教案经典案例五篇

★ 部教版语文九年级上授课教案设计五篇

★ 2021年初三下册语文教案设计五篇

★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分享五篇

展开剩余30%内容 »

语文九年级教学设计5篇的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