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文百科网留学资讯范文高考学习
首页 > 学习 >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五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五及答案

报考教师资格证需要取得普通话等级证书,语文学科需要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其他科目需达到二级乙等,具体以当地考试公告为准。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五,希望大家喜欢!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五  

1.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是( )。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教学参考书

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 )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

A.上课

B.读书和作业

C.活动和交往

D.谈话和讨论

3.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是( )。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科学技术

4.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萄子

C.孟子

D.老子

5.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 )。

A.现实性

B.潜在性

C.可塑性

D.普遍性

6.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

A.学生

B.班级

C.知识

D.课程

7.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 )。

A.部分与整体

B.后者包括前者

C.整体与部分

D.前者包括后者

8.( )是教师教学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9.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 )。

A.德育意义

B.德育内容

C.德育目标

D.德育任务

10.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 )。

A.专业结构

B.学科结构

C.科技结构

D.生产力水平

11.学与教的过程中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

A.教学媒体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12.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

A.自主感

B.主动性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性

13.讲师型教师通常是用( )方法,慢慢地引入要讲的教学内容。

A.开门见山式

B.迂回曲折式

C.导入式

D.实验式

14.我国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这说明情绪情感具有( )。

A.动机功能

B.调控功能

C.健康功能

D.信号功能

15.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 )。

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华生

16.学生将茄子、白菜、菠菜等归纳为“蔬菜”,这样的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概念学习

D.辨别学习

17.学习程度需达到( ),学习效果才最佳。

A.50%

B.100%

C.150%

D.200%

18.教师资格的认定程序不包括以下哪一种?( )

A.提出申请

B.受理

C.参加资格考试

D.颁发证书

19.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B.教师的专业化尝试是从建立专门的师范培训机构开始的

C.将每年的9月l0日定为教师节是在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上确定的

D.对于非师范院校毕业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应当进行面试和试讲

20.在技能学习的最初阶段,( )对技能学习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A.知识

B.能力

C.练习

D.活动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教师备课、上课,必须熟练地掌握教科书的全部内容。

2.【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没有社会活动和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也就没有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3.【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在阶级社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4.【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苟子认为,人性本恶,所表现出来的善是教育的结果,所以是外铄论的代表。

5.【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学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都处于变化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6.【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7.【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见大纲关于教育与教学关系的表述。

8.【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教学是从备课开始的。

9.【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德育目标不仅决定德育内容、形式和方法,还制约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10.【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引起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革,与此相适应,教育结构也将随之发生新变化。

1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传递的主要信息。

1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此时的主要任务是形成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即自我同一性。

13.【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讲师型教师常常用导入式方法引出要讲的教学内容。

14.【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我国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这说明情绪情感具有健康功能。

15.【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埃里克森认为,个体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经历8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据此形成了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16.【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概念学习是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作出反应。

17.【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学习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超过则可能会出现“报酬递减”。

18.【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参加资格考试不属于教师资格认定程序的范围。

19.【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20.【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

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报名条件

2、报名条件

(一)报考对象

申请报名参加青海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有青海省户籍,或是已在我省办理居住证(有效期内)的外省户籍人员,或是青海省内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读学生。

(二)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4.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5.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本科三年级及以上,专科三年级,3+2毕业学年)以上学生,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

6.参加青海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藏语文学科考试的考生范围为:(1)本省普通高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专业三年级及以上本专科在校学生或在读研究生。(2)具有普通高等学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本专科、研究生学历,且具有本省户籍或居住证的考生。

7.根据教育部办公厅、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秘书局、国务院港澳台事务办公室秘书行政司《关于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大陆)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师厅〔2020〕1号)精神,自2020年起,在内地(大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可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具体事项按照相关规定办理。

8.根据2020年8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师函〔2020〕5号)精神,符合条件的教育类研究生、公费师范生可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能力考核,也可自愿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申请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

符合上述报考条件,已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各科成绩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方可报名参加面试。

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曾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三)注意事项

考生报名前必须认真阅读报名所需条件及相关文件规定,并对提供的报名信息、个人照片、防疫打卡等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如不按要求填报报名信息,或不符合报考条件蓄意作假报名获得面试资格参加考试的,由此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高校在校生在报名前应充分了解本校寒假放假时间,可选择在“高校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报考本次面试。

本次面试西宁市设置两个考区:一是西宁在校生考区,报考人员为省内各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学习形式的大三及以上在校生;二是西宁非在校生考区,报考人员为除省内各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学习形式的大三及以上在校生以外的人员(含青海省户籍人员、青海省户籍的省外院校在校生、外省户籍持有我省居住证人员)。

请考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认真选择报名考区,个人选择错误造成的不利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精髓:注意

1.概述

(1)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忽略其他的对象。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能全神贯注地聚焦在所选择的对象上。

(2)注意是心理活动的共有特性

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不能脱离具体的心理过程而单独存在。注意伴随着一切心理过程的产生、发展和结束。任何心理活动都离不开注意的参与。注意的指向性使心理活动指向一个特定的对象,注意的集中性使心理活动得以维持。所以,注意是心理过程的一种共有特性。

(3)注意的功能

①选择功能。注意能让人们在众多的客观刺激中选择主体需要的、与活动目的一致的、人们感兴趣的刺激,避开并抑制无关刺激的干扰。它充分体现了意识的目的性和积极性。

②维持功能。注意是一种比较紧张和持续的意识状态,只有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才能将心理活动维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对选择的信息进一步加工处理,并使之保持在头脑中。

③调节和监督功能。这是注意最重要和最富有意义的功能。注意的主体可以根据活动的目的调节注意对象和活动的方向,集中使心理活动能稳定地进行,防止分心。注意保证人对客观事物更清晰、更准确地认识和更精确地反映,是人们掌握知识、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的重要心理条件。各种活动中的差错和漏洞,只有在注意状态下才能被发现和纠正。

2.注意的分类

(1)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例如,静夜的火车汽笛声、大街上突然传来的警车或救护车尖锐的叫声。这些客观刺激物的突然出现或变化使我们不由自主地去注意它。这种注意的发生既不在我们的预期之内,也不需要意志努力,主要是取决于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一般来说,强度大的、对比鲜明的、突然出现的、变化运动的、新颖的刺激,自己感兴趣的、觉得有价值的刺激容易引起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随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既定的目标任务,它的产生和维持需要意识的调节与控制。例如,很多人对学习英语没有直接的兴趣,觉得学起来很枯燥难懂,但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对于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意义,通常也会用意志控制自己的注意,使之保持在英语学习的活动上。

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

①明确活动的目的任务;

②发挥意志努力与干扰和困难作斗争;

③培养对事物的间接兴趣;

④保持稳定的情绪;

⑤建立稳定的工作习惯;

⑥智力活动与外部活动的结合。

(3)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同时具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初学文言文,你可能对此不感兴趣,只是为完成任务,这时候的注意是有意注意。此后,随着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凭兴趣可自然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这时的注意就是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服从当前的活动目的与任务,又能节省注意的努力,因而对完成长期、持续的任务特别有利。

3.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它反映的是注意品质的空间特征。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注意的广度因注意对象的特点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②活动的性质和任务;

③个体的知识经验;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也称为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这是注意的时间特征。但衡量注意稳定性,不能只看时间的长短,还要看这段时间内的活动效率。

影响注意的稳定性的因素有如下三个方面:

①注意对象的特点;

②主体的精神状态;

③主体的意志力水平。

人的注意不能长时间地保持不变,而经常是在间歇地加强和减弱。这种周期性的变化,是注意的一种基本规律,叫注意的起伏,又叫注意的动摇。

(3)注意的分配

在同一时间内,心理活动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注意分配。注意分配是完成复杂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例如,课堂上,学生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做笔记,老师一边讲课一边组织课堂、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些都是注意分配。

(4)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例如:在学校课程安排上,如果先上语文课,再上数学课,学生就应根据教学需要,把注意主动及时地从一门课转移到另一门课。

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前者是根据任务需要,有目的地、主动地转换注意对象,为的是提高活动效率,保证活动的顺利完成,后者是由于外部刺激或主体内部因素的干扰作用引起的,是消极被动的。注意的分散违背了活动任务的要求,偏离了正确的注意对象,降低了活动效率。良好的注意转移表现在两种活动之间的转换时间短,活动过程的效率高。

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1)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

(2)新注意对象的吸引力;

(3)明确的信号提示;

(4)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五 相关文章:

★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题及答案

★ 关于全国教师资格统考《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及答案

★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及答案

★ 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试习题及答案

★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拟题及答案

★ 全国教师资格统考《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例题

★ 教师资格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突破卷及答案

★ 教师资格考试模拟题-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及答案

展开剩余30%内容 »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五及答案的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