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文百科网留学资讯范文高考学习
首页 > 学习 >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深度试卷二及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深度试卷二及答案

当教师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必须要有教师资格证,只有考上教师资格证,才有资格从事教师这份职业。教师资格证不仅仅是敲门砖,也是真正让你受益终身的知识技能。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深度试卷二,希望大家喜欢!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深度试卷二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中的括号内)

1.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2.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利特

3.以下哪种学校课桌的排放方式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往及生生之间的交往?( )。

A.秧田式

B.圆桌式

C.马蹄型

D.半圆型

4.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洛克

D.杜威

5.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6.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 )。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7.社会学派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卢梭

B.凯兴斯坦纳

C.涂尔干

D.沛西

8.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我国的政治政策

B.我国的教育方法

C.马克思主义发展学说

D.恩格斯个人发展学说

9.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

A.导向、规范和作用

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10.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

A.赞可夫

B.凯洛夫

C.布鲁纳

D.维果茨基

11.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

A.交往能力

B.研究能力

C.管理能力

D.学习能力

12.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13.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

A.新授课和巩固课

B.讲授课和练习课

C.单一课和综合课

D.理论课和实践课

14.学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指学生的( )。

A.名誉权

B.荣誉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15.文化发展和教学内容的变化关系是( )。

A.文化发展在前,教学内容变化在后

B.同步进行

C.二者没有直接的关系

D.教学内容变化在前,文化发展在后

16.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是( )。

A.社会的进步

B.旧式劳动分工

C.生产力的发展与分化

D.科技水平的提高

17.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实现教育目的。

A.教书育人

B.关心学生健康

C.研究学习

D.管理

18.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9.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 )是基础,( )是关键。

A.知 情

B.知 行

C.意 行

D.知 意

20.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 )实现的。

A.班主任

B.班干部

C.男女学生

D.集体教育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分别填在题干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21.孔子的教育主张包括( )。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有教无类

D.教学相长

E.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2.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 )。

A.以儿童为中心

B.重视学生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立发现

C.学校即社会

D.以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

E.教育即学生经验的持续不断的增长

一、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提出者,题干引句正是体现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原则。

2.A 【解析】题干中所描述的人物是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

3.A 【解析】圆桌式、马蹄型、半圆型都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而秧田式是先确定一个中心再展开的交往模式,不利于充分的互动交流。

4.D 【解析】杜威是现代教育的代言人,他摄出“教育即生活”,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

5.B 【解析】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也是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

6.A 【解析】内容型策略有强调知识结构和追求知识发生过程两个类比,也就是说可以有两条途径: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

7.C 【解析】社会学派教育目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涂尔干。

8.C 【解析】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学说的基础上。

9.C 【解析】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作用主要包括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

10.B [解析]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凯洛夫。

11.B 【解析】教师除了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外,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

12.D 【解析】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备三个特征,即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三者缺一不可。

13.C 【解析】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时一节课只完成一个任务,有时一节课则需完成多项任务。所以,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情况,课的类型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14.D 【解析】学生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指人格尊严权。

15.A 【解析】文化发展对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相对文化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文化发展在先,教育内容随后才发生变化。

16.B 【解析】不合理的劳动分工是造成人片面发展的主要原因。

17.A 【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

18.C 【解析】平行管理是指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

19.B 【解析】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20.D 【解析】班级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集体教育的力量实现的。

二、多项选择题

21.BCE 【解析】“兼爱”是墨家思想;“教学相长”出自《学记》。B、C、E三项均为孔子的教育主张。

22.ABCDE【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一是教育即生活;二是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不断增长;三是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四是课程组织以学生经验为中心;五是师生关系中以儿童为中心;六是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

23.ABCDE【解析】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儿童享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人身权除了一般保护外,还有对身心健康权、人权自由、人格尊重、隐私、名誉、荣誉等权利的特殊保护。

24.CDE 【解析】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将知识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而归属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是根据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划分的。

25.CD 【解析】设计教学法主张让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自己设计学习过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填空题

26.目标体系

27.内在需要

28.系统

29.非制度化

30.基础性

四、简答题

31.【答案要点】

(1)布置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养成具有独立应用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2)布置作业的要求包括:①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②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③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时间。④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

32.【答案要点】普通中学德育的要求:

(1)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

(3)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

(4)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

(5)养成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33.【答案要点】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34.【答案要点】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1)个体同一个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是不均衡的。例如,人的身高、体重在不同年龄阶段发展速度不同。

(2)个体不同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有些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为成熟的发展水平,有些方面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由于社会发展对个体要求的提高、学习年限延长、独立生活和工作期限后移,使人的心理成熟、社会性成熟相应后移;由于食物营养的改善、社会文化的影响,个体生理成熟的年龄相应提前,从而使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得更为突出。

35.【答案要点】

(1)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

(2)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

(3)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播功能。

(4)教育具有创造文化的功能。

五、论述题

36.【答案要点】

(1)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法制意识、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为他们中的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2)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①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养成热爱祖国的观点和情感、保护和维护祖国统一和利益的坚强意志的教育;②理想教育;③集体主义教育,形成集体观点,关心集体和善于在集体中生活的教育;④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⑤自觉遵守纪律教育;⑥民主与法制教育,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教育;关于宪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关于遵守法律,尊重人权,维护社会稳定的教育等;⑦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⑧道德教育,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及社会、个体与自然界的关系时的行为规范教育。

六、案例分析题

37.【答案要点】此案例中的黄老师没有征求学生的建议,就朗读了学生的作品,这在黄老师看来是好事情。但对于这位学生来说不一定是好事。所以,有些事情需要跟学生商量,再做决定,特别是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老师更需要特别注意,以免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到他们。

根据国家实行的新课程改革,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自身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学生是独特的成长中的人,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便教育活动在课堂中以及在学生集体中更好的实施。

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要点合集

1、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是行为主义学派的观点。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他们认为,动机是强化的结果。强化可以增强学习过程中某种反应发生的概率,使行为与刺激之间的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强化的学生,将会进一步增强学习动机;相反,没有受到强化的学生,就会减弱其学习动机。

所以在考试中,强化理论主要强调使其行为发生改变,如适当的表扬与奖励可以增强行为发生的概率。在学习中如能合理地运用强化,减少惩罚,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改善他们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

2、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他通过研究,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5个层次:

(1)生理需要

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等的需要。这类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

(2)安全需要

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人在生理需要相对满足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安全的需要。

(3)社交需要

社交需要,也称爱与归属需要,这是生理和安全需要满足之后的更高一级需要,包括被人爱与热爱他人,希望交友融洽,保持友谊,和谐人际关系,被团体接纳,成为团体一员,有归属感。

(4)尊重的需要

这是比社交需要更高一级的需要,它主要表现为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它具体表现为认可自己的实力与成就,自信、独立、渴望赏识与评价,重视威望和名誉,等等。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是层次的需要,是在上述四种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产生的。所谓“自我实现”,即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才智的心理需要,也是一种创造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所以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

上述五个需要层次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可以称为缺失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称为生长需要。注意区分这两种类型,缺失需要强调依赖于外界的满足,而成长需要强调可以依赖于自己的满足。如果考题强调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要知道是爱和自尊。

3、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成就动机最初由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提出,后来由阿特金森加以发展。

1)成就动机倾向类型

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两种相反倾向的部分组成,一种称之为力求成功,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积极情感的倾向性;另一种称之为避免失败,即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他在研究中发现,由于这两种动机所占比重的差异,会产生两种不同的人:一种称之为避免失败者,另一种称之为力求成功者。

2)成就动机倾向类型的特征

求成型的人倾向于选择难度适中的任务,喜欢选择有50%把握的、有一定风险的工作,通过完成任务提高其自尊心,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避败型的人倾向于选择或者非常容易或者非常难的任务,回避有50%把握的工作。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以避免失败;选择过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能找到借口以减少失败感。这种选择能防止自尊心受到伤害和产生心理烦恼。

成就动机理论是考试的一个重点内容,会考察人物与观点的对应,清楚主要的代表人物是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知道求成型的人倾向于选择难度适中的任务;避败型的人倾向于选择或者非常容易或者非常难的任务,回避有50%把握的工作。

教师资格笔试考试报名条件

2、报名条件

考试对象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已毕业人员户籍或居住证申领地在河北省,在校生在读学校所在地、户籍或居住证申领地在河北省,符合学历条件,符合《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及《<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规定的其他条件,拟申请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及中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

在河北省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可在当地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港澳台居民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有效证件为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其他条件、程序与内地(大陆)申请人相同。

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考试。

学历条件

(一)申请参加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师范类毕业生应具备具有办学资质院校开设的中等学历层次幼儿教育类专业毕业(须是招生管理部门、省教育行政部门“双向备案”生源)及其以上学历,非师范类毕业生应具备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二)申请参加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三)申请参加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四)申请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五)符合以下条件的在校生,可凭在读学历申请相应类别考试:

1.具备办学资质的中等学历层次幼儿教育类专业院校(名单见附件1)在校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学生;

2.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学生;

3.普通高等学校2年制(3+2)专科、5年一贯制专科在校毕业年级学生;

4.全日制在校研究生;

(六)非普通高等学校在读人员(如自学考试、成人高考、国家开放大学、网络教育等),须毕业后报考。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深度试卷二相关文章:

★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六

★ 江西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八

★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单选题猜想四及答案

★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

★ 教资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答案

★ 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 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与答案参考

★ 教资考试模拟题参考分析

★ 教资考试《中学教育学》单选题猜想五及答案

★ 教师资格证国考《综合素质(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展开剩余30%内容 »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深度试卷二及答案的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